10:中国出版营销周报/本期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段兴民 周 荀 刘 丹 韩艳平 项 清. 构筑新型社店关系 推动实现创新与转型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4-04(10).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筑新型社店关系 推动实现创新与转型

  建立战略联盟 探索更多合作空间

  ■段兴民(云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

  当下的图书零售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和重塑,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所处的当下,正是行业转型期中的一个切片,在这个过程中,各市场主体的心态和产品的形态都在经历快速的演化,迭代和淘汰时刻都在酝酿和发生。

  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合作可以从不变和变两个角度重新审视。不变的是,一方面,对于新华书店,出版社与之在教材教辅、党政读物、主题出版等方面的出版发行合作将是长期而稳固的,新华书店的发行效率和线下覆盖能力是一般民营书店所不能达到的。另一方面,民营书店在创新能力、服务模式方面往往能给予消费者多样而独特的体验,对于出版发行工作的启迪和实践多有助益。变化的是,在新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出版机构和发行机构的角色都有变化。传统上出版社负责出版,书店负责销售,但现在大家都需要共同应对互联网、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挑战,各自原本的角色已经模糊,社店合作由传统的侧重分工变成了侧重合力,合作模式从生产-销售转向战略联盟,未来在内容共创、资源融合、一体化服务等方面,出版社和书店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差异化供给 推动全域营销

  ■周 荀(广东人民出版社新传媒营销公司总经理)

  当下,图书零售市场呈现出渠道分化的显著特征:线上主导,线下重塑体验。一是线上渠道爆发增长,电商平台(京东、当当)、直播带货(抖音、快手)、社群营销(微信读书、小红书)成为主要销售阵地。价格战、算法推荐和“秒杀”模式推动销量,但也导致部分图书利润空间压缩。二是线下书店转型“文化空间”,实体书店通过“书店+咖啡+文创+活动”的模式吸引客流(如茑屋书店、钟书阁),但高运营成本与低频消费的矛盾依然存在,需依赖政府补贴或跨界合作维持生存。三是私域流量崛起,出版社和作者通过自媒体、知识付费平台直接触达读者,形成“内容—社群—销售”闭环,削弱传统渠道依赖性。在读者方面,实用主义与精神消费并存。职场技能、考试教辅、亲子教育类书籍需求稳定,尤其在下沉市场表现突出。“轻阅读”与“治愈经济”兴起,网文IP出版(如《三体》《庆余年》)、漫画绘本、心理疗愈类书籍(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成为年轻群体情感消费的重点。四是收藏与个性化需求,限量版、设计师联名款图书以及按需印刷(POD)模式满足小众读者对独特性的追求。

  未来,出版社与书店间的合作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差异化供给。出版社联合书店推出特色专区(如方言童书、本地文化主题),避免同质化竞争。二是全域营销联动,线上预售+线下打卡模式(例如书店专属印章、作者签售),将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三是“书店即仓库”的库存共享,出版社与实体书店共享库存数据,读者线上下单后,由最近的书店直接发货(类似“O2O即时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

  推动深度融合 实现协作合作

  ■刘 丹(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发行公司销售部经理)

  当下的图书零售市场充满机遇与挑战,市场总盘错综复杂,竞争日益激烈,数字化趋势加速推进,图书从业人员对AI工具的应用愈发重要。线上渠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实体书店则逐步向体验化转型。与此同时,读者在促销活动和低价直播的影响下,价格敏感性显著提高,图书“价格战”愈演愈烈。面对此市场环境,未来图书行业该如何良性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从业者都要深思的问题。

  出版社与书店应携手发挥线下渠道的优势,打造更多新书发布会、作者签售会等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读者,倾听他们的建议与需求。在重要时间节点,双方可以共同策划图书展和营销活动,并开展不定期的促销活动,来提升读者参与感和购买意愿。此外,出版社与书店还要深化合作关系,推动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加强双方在传统电商与新媒体平台上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达到双赢,共同推动图书行业的创新与转型。

  定制发行 共谋私域流量

  ■韩艳平(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北京)新媒体营销中心总监)

  现在图书零售市场底价促销已是常态,线上渠道销售利润难控,线下连锁书店转向“书店+咖啡+文创”的复合业态,独立书店依赖社区黏性,生存压力很大。而读者进一步细分,功能性阅读依然占据销售的主导,兴趣驱动消费如小众图书、IP衍生品等增长显著,短视频等内容平台大量分流了读者的注意力,实际是占据了读者碎片化的阅读。

  出版社与书店在当下,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合作发展。一是轻量定制化。定制“签名”版图书或差异化赠品,提升书店的差异化竞争力。二是优化库存与供应链,出版社与书店共享仓储物流,降低书店经营压力与风险。三是共建私域社群。书店与出版社联合运营读者群,定期开展线上共读、线下沙龙,提升用户黏性。

  深化相互融合 实现数据共享

  ■项 清(安徽人民出版社营销部副主任)

  当下,图书零售市场呈现多元化和数字化的特点。随着线上销售的冲击、读者阅读习惯的转变,实体书店面临较大挑战。但这也为出版社和书店带来了新的合作机会,出版社与书店应该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一是线上引流,出版社可以通过自办发行,利用新媒体渠道为书店引流,提供更多的营销支持和资源。如在直播推荐图书时,引导读者到线下书店购买,书店则为出版社提供线下的宣传展示空间。二是线下体验,书店可以利用自身的线下优势,与出版社联合举办主题活动,如读书分享会、签售会等活动,与线上渠道形成互动,增强读者与书店的黏性。三是数据共享,出版社和书店可以共享销售数据和读者反馈,共同优化选题和营销策略。出版社可以根据书店的销售数据调整图书内容,书店可以根据出版社的线上反馈调整库存和陈列。四是定制化服务,为书店提供独家版本(周边、赠品)或者书店为出版社(出版集团)开辟板块专区,增强渠道黏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中外交流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出版报道/特装书专题
   第07版:出版报道/特装书专题
   第08版:综合
   第09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0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本期关注
   第11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明星店员
   第12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营销金案
   第13版:出版报道
   第14版:资讯
   第15版:业者论坛
   第16版:精品精荐
   第17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8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19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撬动市场 出版社重仓推动自办发行
价格战之下的畅销书上市逻辑
构筑新型社店关系 推动实现创新与转型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出版营销周报/本期关注10构筑新型社店关系 推动实现创新与转型 2025-04-04 2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