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大众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板块再热读者神经
  “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与特殊的历史背景,让国人在面对日本这个邻国时,始终抱着对他国没有的那种酸酸的敬佩,和伴有疑惧的复杂感情。对于这个文化上同根同源的而又如此不同的国家,国人保持着持久的兴趣,而关于日本的图书也一再形成文化和出版热。今年,日本题材图书再度出现一波出版热潮。特别是下半年以来,解读日本的图书不断涌现。据记者了解,预计年底至明年初,还将有大批日本题材图书上市。

  ■商报记者  张 伊

  “看日本”超越文学、设计类成新贵

  此次日本图书的热潮,文学与设计类中市场畅销品种颇具代表性。文学方面,继《1Q84》(南海出版公司)之后,橘玲的《洗钱》、田光代的《空中庭园》(湖南文艺出版社)、隆庆一郎的《影舞者》(万卷出版公司)等题材多样、在日本广受关注的作品相继来到中国。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青岛出版社)也在作者片山恭首度访华之际再次掀起了纯爱小说阅读潮流,截至上月已经重印5次,销量近7万。读者对连城三纪彦的《一朵桔梗花》的热烈反映也显示出了这股热潮的延续。尽管这本小说尚未上架,新星出版社在网上发布的独家限量藏书票本在短短40小时内就被预订一空。记者在书店走访时发现,关注这些图书的大都是年轻读者。年轻、时尚的特点在设计类图书的读者群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不论是原研哉的《为什么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集中呈现日本一流设计者的《十二味生活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还是广受追捧的品牌UNIQLO优衣库的首席艺术总监创作的《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江苏美术出版社)都让看日本动漫、玩日本游戏、追日本偶像剧、“哈”日本明星的年轻读者爱不释手。特别是在时尚的个性书店中,这些图书始终保持着出色的销售量和关注度。

  然而,日本文学和独树一帜的设计图书并不是这次日本题材图书热潮的全部,以国人视角观察日本社会现实和解读日本特有历史的图书才是这一波潮流的重点。在内容上,这些图书偏爱日本历史尤其战国史,以及日本当今社会政党争斗、民俗风貌、流行文化等方方面面,也凸显了全面、深入的阅读特点。

  从语文出版社的《冰眼看日本》、《浩瀚大洋是赌场》,中信出版社的《日本人间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何为日本人》、博集天卷的《别跟我说你懂日本》、重庆出版社的“日本战国群雄”系列、大陆桥文化传媒公司和青岛出版社合作的“认知日本系列”、亨通堂的“日本文化”系列,到磨铁图书公司的《史上最强日本史》、《哈,日本——二十年零距离观察》、凤凰出版社的《日本明治维新:幕末血风》等等,解读日本今昔的图书层出不穷,作者涵盖了日本知名作者司马辽太郎、山冈庄八、山本七平,旅日多年的中国学者、文人,也有樱雪丸这样的80后新锐,不一而足。这当中,《史上最强日本史》发行达8万册;《别跟我说你懂日本》在同类题材上保持销量第一的位置;而“日本战国群雄”系列已上专台陈列展示,进入常销书行列。

  顺应阅读需求 资源开发趋紧

  解读日本的题材图书受欢迎,有着一定的社会心理背景。在日本创意和日本制造的工业和文化产品满世界占据着货架和书架、日本的对外宣传和政策又一次次挑动着我们的神经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客观、理性和多面地认识日本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有了了解的需要,就有了读者。一位日本题材图书的策划人表示,“如果说,除去少数学者和有这方面生活经历的人,1990年代大众对日本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中学水平的话,那么随着出版传媒和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不满足的国人已决心从古到今、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地把对日本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大学水平。这给出版人提供了新的机会。”

  青岛出版社“认知日本”系列的责任编辑杨成舜认为,大家纷纷涉足日本题材图书,是由于国人客观、理性了解日本的需求在增加。特别是在今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但同时在社会、现代化程度上与日本还有很大差距的时候,需要对日本社会、经济现状的了解和分析和对中国发展的反思。《别跟我说你懂日本》的策划蒋晓丹则发现,很多论坛里,中国选择最讨厌的国家的前三名和最喜欢国家的前三名居然都有日本。“80后,乃至90后一代人,俨然不同于上一辈背负着国恨家仇的民族情结,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认知。”蒋晓丹说,“满足年轻一代或者说满足中国人群体对日本的全新、客观、全面、理性的认知,就是这本书策划的初衷。” 《哈,日本——二十年零距离观察》的策划李黎明也表示,长期以来,知识阶层都在反思中国与日本还有哪些差距,而这种反思是以了解日本为前提的。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日本所经历过的起伏给国人提供了参照。这也是很多读者渴望深入了解日本的原因。他还提到,各家是在没有沟通、没有人为推动这一话题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推出日本题材图书的。几家民营公司单打独斗、纷纷抓紧日本选题开发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说法。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出版方运作这类题材是基于对大众深层文化需要的东西,另一方面也真实反映出了日本话题已经成为目前的文化热点。

  当然,随着参与者的不断增加,选题思路和资源的竞争也激烈起来。一位策划无奈地表示:日本书热,但现在新的内容比较少,好的选题开发也较难。一些大社大公司对资源的垄断又增加了资源开发的难度。那现在这一题材是不是已没有新意可挖了呢?另一位出版公司的策划人说,现在很多出版人都盯准了这个市场,很多兄弟公司以及出版社都在争抢这类稿件,要拿到好稿确实要下大功夫。但她也很乐观地表示,根据可能划分得越来越细的市场,大家都在抓紧储备类似资源,比如根据文风的不同等,从历史、生活等方方面面进行选题储备,并且不限于日本,对于一些国人关注的国家,比如欧美等国,都会进行市场调研。言下之意市场只会越做越大,而不必担心资源的枯竭。

  现在看这波日本热潮远未结束,各出版商都还有机会搭上这最后的班车。青岛出版社正与朝日新闻社就日本历史文化(包括绘画、建筑)的图书商谈版权,“认知日本系列”也将推出新成员;亨通堂年底将出版从宏观角度解读日本的《樱花与刀》;重庆出版社继续着战国群雄的故事,近期已经列入出版计划选题通过的有司马辽太郎的《窃国物语》,吉川英治的《私本太平记》、《新平家物语》和《丰臣秀吉:新书太阁记》;博集天卷的《别跟我说你懂日本》的续集、力图击中80后、90后软肋的“日本宅文化史”年底出版,磨铁的《史上最强日本史》第二集不久后也将面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第09版:大众出版
   第10版:专业出版
   第11版:教育出版/书人书事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CM01版:中国传媒周刊
   第CM02版:中国传媒周刊/专题
   第CM03版:中国传媒周刊/国际
   第CM04版:中国传媒周刊/综合
《赶尸笔记》上市5天即遭“快盗”,令人瞠目
“日本”板块再热读者神经
珍惜历史机缘开创美好未来
民营公司领跑出版社慢在哪里?
中南传媒借“三毛”开拓动漫市场
《德川家康》之后,日本板块怎么挖
中州古籍社推“‘大家’写给大家”书系
《中文系》重温世纪末大学生活
《马克·吐温自传》中文版权花落法律出版社
中国图书商报大众出版09“日本”板块再热读者神经 2010-11-12 2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