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成 姜锐刚
8月22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前9天,主宾国荷兰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做为与观众之间的宣传交流平台,荷兰将此次北京BIBF期间有关活动以及基本信息,陆续发表在微博上。微博的开通,让有采访任务的记者倍感兴奋,于是在每天不断的‘私信’骚扰下,荷兰主宾国展台负责人巴斯(Bas Pauw)终于在开幕前两天现身,并接受了有关开幕当天进行采访的请求。记者了解到,北京BIBF,荷兰馆的总面积达到了1500平方米,展馆的主题是”开阔的风景,开阔的图书”。除了21位荷兰文学基金会邀请的、将在书展上向全世界读者推广的荷兰作家外,还有16家荷兰出版社带着自己的优质出版物亮相北京BIBF。记者已连续几年采访北京BIBF主宾国营销,荷兰将以什么方式在这1500平方米上呈现自己?记者难免充满好奇,开幕当天,一路奔波,进到北京新国展国际馆时,眼前豁然一亮——一个完全出乎想象的、不同寻常的荷兰主宾国展区!
展台设计:荷兰作为图书之国的开阔风景
海堤、风车、木鞋、郁金香……是大多数中国人对荷兰的印象。所以如何在这样国际性质的大型展会上突出自己的特点,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也让负责本次荷兰主宾国活动的荷兰文学基金会费了不少脑筋。早在2010年BIBF时,荷兰展台的组织者就为开始2011年的主宾国活动进行前期宣传及铺垫,除了在展场的海报及印刷品宣传外,还在展场发放非常具有设计特点,以荷兰文学为主题的环保袋。
平原般白色的展台、下垂的蓝色轻纱渐渐变成白色,在灯光的照耀下,像白云般飘浮……8月31日,以“开阔的风景,开阔的图书”为主题的荷兰展台终于展现在观众眼前。由于之前关于荷兰的大部分宣传品主体色调为橙色,所以在今年BIBF之前不免让大家猜测:主宾国展台设计是否会以橙色为主?而此次给所有参展观众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荷兰展台设计师洛伊洛夫·摩尔德(Roelof Mulder)为记者解读他的设计理念,他认为,荷兰有着丰富的文化及源远历史,并且社会文化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交流及和谐相处,所以这个国家的每一平方米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仔细斟酌。而此次主宾国的展台设计安排,他也秉承了这个传统。据摩尔德透露,整个主宾国展台设计,他共花费了3个礼拜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了多次调整和改动。但白色的选用,则是设计师最初一直坚持下来的。“因为这次来到北京除了要向参展观众展示荷兰文化外,还希望荷兰图书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而白色则是最容易也是最直接能够衬托图书的颜色。”事实证明他选择和坚持是正确的。
荷兰全境为低地,其中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在沿海地带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而名字Netherland中‘Nether’则具有‘低地’之意。所以“低地”成为了展台陈列的设计灵感,设计师将整个展区创造出一片空旷的地域,这些空地分布在展台边缘的高台之间,展台四周的高台则代表了全国1800多公里的堤岸。就像荷兰这个“低矮的国家”一样,整体展台设计保持着低地的外观。“参会观众可以通过一片凸起的高台,穿梭于这片开阔的平地中。而平地中的各处风景则被高及腰际的高台隔开。”通过这样的设计,参观者在专注于展出作品的同时,还可以饱览荷兰作为一个图书之国的开阔风景。
由于地理位置及特征的缘故,荷兰上空常常漂浮着白云,摩尔德介绍说,最初接到设计任务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就是荷兰天上的蓝天和朵朵白云,于是便出现了将荷兰的天空带到中国来的想法。在跟其他设计师沟通过后,认为蓝天白云与荷兰平坦的低地将会是用来展现荷兰的最佳选择,于是决定在展台上方的空间悬挂蓝白渐变的布条,就这样荷兰的蓝天白云就被带到了北京。这片天空飘浮于展台上方,由一层被灯光照亮的白云组成。从中表达出诗一般的意境:阳光透过白云照了下来。
(下转Y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