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主办的《汉语世界》杂志的市场总监王大鹏是个棕色眼睛的西班牙帅哥。BIBF期间,他的任务是带着改版半年的新刊,去国外的每个展台做“推销”。前不久,他们刚刚卖出杂志的法语版权。《汉语世界》的采编团队主力是外籍专家,杂志改版后,每篇文章只剩下中文标题,其余全部由“老外”执笔写中国的文化故事。
■商报记者 孙 珏
王大鹏平时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到老外在中国开办的各种沙龙和艺术集会中。在不少老外眼中,里面讲的就是“真理”,因为王大鹏是“自己人”。杂志目前发行量在5万份左右,双月刊,70%的用户群活跃在中国使馆区和贸易区。刚从商务印书馆国际汉语编辑室调到杂志社的储丹丹是标准的“90后”中国姑娘,她到新国展的任务则是接洽中国出版机构。让她颇感欣喜的是,不少中方的出版人让自己的品牌和读物真正走出去的意愿十分强烈,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可选渠道”。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不少单位都向他们表达了合作的意愿,“我们不再只是航空公司广告部关注的一份杂志。” 储丹丹一脸兴奋。
日本讲谈社社长野间省伸带着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日本记者出现在与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合作动漫杂志的签约现场。东京电视台、朝日电视台、日本共同社、日本经济新闻社等日方媒体的记者所关心的“日方投资比重”、“是否能赚到钱”、“被盗版了怎么办”等问题,直接通过他们的摄像机和网络传回日本。
从这些细微之处我们不难看出,中外版权合作不再是单纯的“文化交流”,已经演变成实实在在国与国之间,商人和商人之间共同期待的贸易行为。
那么,来自BIBF的出版人又在做什么,带来什么新信息?
此次,一改往日低调的五洲传播出版社携4场活动、6大业务板块亮相新国展,展示转企改制后的新面貌;作家出版社多场活动,主打魅力作家牌;中少社儿童阅读体验区是孩子的乐园;安徽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阮怀伟刚刚与全球按需印刷公司签下了框架合作协议,让同事拿着时代e博的宣传页到外商展台去做推介;高等教育出版社动漫分社周征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刚刚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西游记系列”;北京洋洋兔文化公司的相关人员却表示他们在苹果商店中销售的产品已经撤下,现在转投三大手机运营商的怀抱;华文天下的副总经理段洁在水木双清版权代理公司的安排下和日本的钻石社做了沟通……
数字出版展区,国内出版机构的热情似乎不太高昂。电子书参展厂商锐减,几乎所有做演示的人都手捧着iPad。不断有人向记者抱怨,“数字出版太狂热了,像一场运动,我们有点不知所措”。但重金投入并欲“抢占先机”的人不在少数。
事实上,BIBF上的各种版权引进输出的签约仪式变得仅仅只是个“仪式”。出版人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各种前沿的论坛和研讨会。从这些论坛流散出来的某些数据值得深思。今年的图书产品,内容趋向越来越精致。相关公开报告显示,“70%的码洋是5%的畅销书制造的”,这个结论再次证明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才是恒久的。图书市场并没有太大恐慌,大家看书的热情并未减少。受冷落的是那些编著书和相关书商,因为他们内容重复无新意,再加上手持阅读的影响,萎缩已是必然。
正如文汇出版社北京分社总编辑么志龙所说,“相比荷兰展台美仑美奂的图书,中国的许多图书相差甚远。用什么载体阅读不重要,精神的高度才重要。”
如果说,真正的世界图书贸易已经在技术的革新下变得快速而便捷。那么,中国出版人,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