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阅读周报·文化·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外作家交流
碰撞中传递文化与思想的光芒
冯俊科
徐 坤
阎连科
金英夏
张之路
郑梨贤
李 洱
马克·德·贝尔
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与瑞典作家交换作品
  (上接第9版)

  “我很喜欢这种活动,我可以亲眼见证我喜爱的插图绘本的诞生过程,很有意思。”今年10岁就读于北京市光明小学三年级的董嘉翊告诉记者,趁着假期,老师特意组织他们来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参加活动,“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啦!去年老师组织我们参加的是荷兰主宾国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很意思,还让我们可以参与进来。”董嘉翊边忙着低头画画边对记者说道。据记者采访了解,今天来参加“瓦沃特儿·凡·雷克主持的工作坊”活动的孩子们均选拔自“中华小天使”活动,孩子们经常出国进行这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

  马克·德·贝尔:孩子的世界是一致的

  9月1日,比利时驻华大使馆门前热闹异常,很多中国和外国的家长带着孩子排队入馆。这并不是等待签证的家庭,这是新时代出版社携手比利时驻华大使馆在比利时著名“童话大王”,《精灵小鼠一家亲》的作者马克·德·贝尔访华之际所进行的“中比文化交流日”活动。

  比利时驻华大使馆的新闻专员欧阳然告诉记者,马克·德·贝尔在比利时家喻户晓,他自己就是读马克·德·贝尔的童话长大的。马克·德·贝尔(生于1945年)曾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他小时候从小树屋上面跌落,致使终身残疾。童年的经历为他带来了孩子们认识世界独特的视角,创作了很多家喻户晓、获奖无数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已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丹麦语、挪威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等多国语言出版,其中四部作品还被拍成了动画片。在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马克·德·贝尔先生携夫人参加了一系列中比文化交流活动。

  8月30日,马克·德·贝尔先生在亚运村图书大厦里进行签售活动时,曾有一位小读者买了12本《精灵小鼠一家亲》,并请求马克·德·贝尔在每本的扉页画12生肖的一种。比利时大使馆的欧阳然先生说“他永远不会拒绝任何一位小读者,他除了签名,还会给孩子们画他们最喜欢的东西”。“在比利时很多家庭都有后院,孩子们可以在后院建设自己的王国,而在中国情况却不同。虽然如此,但孩子的世界是一致的,喜欢户外探索是孩子的天性。”新时代出版社副社长许西安出席8月29日比利时大使欢迎晚宴时,针对奈斯大使对他提出的“《精灵小鼠一家亲》市场反映如何”这个问题作出如是回答。马克·德·贝尔还对新时代出版社营销编辑王娜和策划编辑张辉透露了一个秘密,他将续写两只小老鼠莉莉和拉嘟的故事,故事中两只小老鼠还遇上了来自中国的两只小狮子。也许春节,中国的小读者就见到他们几个啦!

  描述现实:中德作家谈叙事方式互当“学生”

  中、德两国作家李洱、玛丽昂·波施曼,9月1日在图博会上,就彼此作品的叙事方式、内容等展开对话。这场“个人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对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德国柏林文学之家(LCB)共同主办。两位作家就彼此作品的叙事方式、叙事内容、文字风格、男女作家的视角差异、都市与乡村题材等话题展开对谈。

  玛丽昂·波施曼表示,自己读了《花腔》之后,被这部小说深深吸引。其中采用的叙述技巧非常有吸引力,而且整个作品时间跨度非常大。它表现出来这样一个主题:每个人自己描述出来的现实,都经过自己的想象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有目的的再加工。

  李洱则说,《花腔》和《游弋在暴风雨中》在叙述上有某种相似之处。比如在《花腔》里边故事会中断,插入别的故事和对历史的回忆。而《游弋在暴风雨中》讲述故事的时候,也不断地临时中断,然后插入对环境、街道、别的人物、邻居的一些描述。他说,两部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己更关心战争和革命题材,血腥的、人性复杂的一面。而波施曼的描述有如静物画,她要显示的是人与人沟通的不可能,以及在不可能中寻找一种新的可能。自己则是写人与人之间陷害,以及在陷阱当中有人在反省此事,然后寻找一种爱。

  在随后的环节中,两位作家分别像“学生”一样,就对方作品中自己关心之处发问,并得到了回答。玛丽昂·波施曼表示,自己无法区分《花腔》里面到底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部分是作者自己虚构的创作。李洱回答说,《花腔》首先是一个小说,其中大概有四千字到六千字之间是真的,别的都是假的。有两个地方自己不敢虚构。

  李洱关心玛丽昂·波施曼更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国外被哪些人看到?玛丽昂·波施曼回答说,自己在写《游弋在暴风雨中》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这个书是写给谁看的。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传达自己的一种认知,可以说这是一个实验性的作品。

  阎连科:文学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

  8月30日,“生活的真实与文学”中韩作家座谈会在驻华韩国文化院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就中韩两国的文学创作进行座谈交流。韩国作家李文烈、韩国女性作家金仁淑以及中国作家阎连科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上,三位作家分别朗诵了其代表作品片段,台下观众亦踊跃上台朗诵韩国作家作品译文。精彩的作品朗诵博得阵阵掌声。

  接下来,三位作家就小说创作与阅读等问题回答观众提问,进行了互动交流。就青少年阅读与文学创作问题,来自中国的作家阎连科认为:阅读是要在其中找到快乐,健康快乐地活才是最高境界,文学是要让愉悦的,文学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06版:中国传媒周报·数字期刊
   第07版:中国传媒周报·国际
   第08版:中国传媒周报·市场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关注
   第11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人物
   第12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14版:中国阅读周报·非小说
   第15版:中国阅读周报·生活
   第16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史·童书
中韩“10+10”出版人会议互动交流少儿出版经验
让读者感动的是作品不是翻译
碰撞中传递文化与思想的光芒
《这个和尚有点萌》:既博人一笑,又传递正能量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文化·关注10碰撞中传递文化与思想的光芒 2012-09-11 2 2012年09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