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分销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聚业界智谋促教育资源数字化
  ■商报实习记者  张  攀

  今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明确从现在到2015年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融合阶段,2015年到2020年则是融合和创新阶段。“目前国内数字化还处在初级阶段,停留在单一课程与产品数字化研发阶段,没有进入商业化运营。”机械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华章公司总经理周中华说。他的观点也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数字技术中心主任张泽的认同,作为教育出版的老兵,张泽参与了教育部从上个世纪到现在所有的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他指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并没有在教学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大投入没有产生大产出,高投资没有产生高效益。“其中根本的问题是没有解决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

  围绕教育资源数字化,前不久,由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以下简称教目)编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中专教材公共论坛在北京举行,旨在促进数字出版和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会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王俊国致开幕辞。

  人教社在去年成立了数字出版部,今年在此基础上组建数字出版公司,凸显其实现人教版教材及教学资源现代化、数字化、立体化的决心。不过对许多出版社来说,教育资源数字化并非新课题,包括课件建设、开发自主平台或由国家主导的精品课程、视频项目等都是常规性动作。而电子社则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华信教育资源网,将教学知识与网络服务联合起来。该社副社长王传臣说:“建网站主要是对已有的出版社内容进行数字化管理、碎片化管理,旨在为课程提供全面的数字内容支持。”

  至于该方案该怎样取得好的效果,多数参会者认为,关键在于互动。如今,教学资源的发展趋势是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样、从封闭到开放。考虑到这些,张泽认为,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要注意非连续状态下的内容设计、微型的共享学习内容、移动设备上的内容自适应呈现三方面的问题。他透露目前高教社已制定出一系列标准,为教育资源数字化的建设统一了语境;在此基础上,资源库建设和个性化定制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

  这方面,国外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周中华指出,类似于培生的My Lab等平台并非简单的纸书搬家,而是围绕核心教材有多重形式、内容丰富,包括以学生付费为主的在线学习系统。与国内强调用教师队伍建设平台相比,国外的数字化平台更有利于互动型用户体验的产生,同时PAD、PC等终端电子载体的普及,也使得全方位的市场营销成为可能,而最关键的还是它是个可拓展的系统,可从学校学习系统向社区和终身学习平台升级。他描述了LMS(学习管理系统)的构建,其中教学测评系统、面授与自主学习系统是一个整体,即强调改变传统出版中读者付费、出版社提供产品买断,没有后续关联的模式,转而通过数字产品与读者进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供新的服务,从而实现新的交易、创造新的价值。

  作为经销商的代表,天津市高雷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则更贴近教育资源数字化的“第一线”,更容易掌握学生和老师的具体需求。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如今的数字平台要求资源更丰富、更快捷,要生动实用、互动性强,评价体系客观、简洁,授课班级可随意结合调整并能满足行业和社会的培训。该公司总经理袁琳表示,目前许多学校主动寻求与他们合作,提供优质的数字资源。对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落地队伍,且服务有偿。“实际上,国内的困惑,与国外的经验都是我们很好的切入点,教材数字化一定不是单纯的载体转变,作为教材经销商要把自己的视角由产品形态向产品内容转变,并且在关注内容、资源的同时,关注需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06版:中国传媒周报·数字期刊
   第07版:中国传媒周报·国际
   第08版:中国传媒周报·市场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关注
   第11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人物
   第12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14版:中国阅读周报·非小说
   第15版:中国阅读周报·生活
   第16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史·童书
创恒达公司提升品牌和产能
地贸联多方位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微博新闻
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聚业界智谋促教育资源数字化
“字里行间”探寻实体书店发展新路径
中国图书商报分销视野02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聚业界智谋促教育资源数字化 2012-09-11 2 2012年09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