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赏析,需要宁静的心灵感知。然而当今社会人心浮躁,即便是名家大家评论,也难以摆脱经济利益原则通行的搅扰,更何况还有媒体利动的叫嚣尘上。喧嚣浮躁淹没了为数甚少的批评家的声息,读者被舆论左右,甚至不知该读哪些文学作品。而周明全的《隐藏的锋芒》,恰恰以回归文学本位的视角,直指作品的核心价值,给予读者把握文学作品的明确方向和某些标杆。该书审视了当下中国文学关注较高和不够正视的部分作品,彰显了一种客观、理性,坚守了批评家的独立性。
国人对莫言的评判走向与文学无关的两个极端:神化和丑化。周明全剥去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丽外衣,深入解析了莫言作品的文学价值。对《蛙》的审视,凸显了被历史宏大壮丽进程(计划生育国策)所消解、隐藏罪恶的尖锐批判性。周明全通过对作品点——文学场景的深度解析,对面——莫言创作思想本源追溯和宏观纵论,印证了这种敢触“逆鳞”式的批判,实为一种作家直指心灵,自我审视的创作全新境界的创建。对《丰乳肥臀》的审视,通过对文学传统叙事和形象的诸多颠覆的解析,凸显了人性的复杂、多变与持受。这种颠覆,实际上是一种去伪求真的人性真实的再现,是一种摆脱历史的想当然的历史真实再现,与司马迁的史观是一致的。周明全对这部颠覆之作给予了多维度更广阔视野的评判,并指出社会复杂性的存在决定着作品复杂性的存在。由此延伸到这种颠覆对文学创作,对出版、阅读的意义,强调了在坚持出版正确政治导向时,更应该坚持文化价值导向。
作者对莫言作品的解析,还原了一个作家的真实创作状态,消融了各种误读,这是纯度的文学立场。文学脱离不了政治,但过多的纠结于政治意识形态,将变得无趣。莫言作品的批判性植根于对政治和自我创作的超越,也是对鲁迅的接续,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度反思,为当下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思想源泉。真正的作家是直击灵魂的审判者,如周明全所指出的,“爱而能言其弊,恨而能道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