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馆藏推荐·书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星垂平野阔
《书与画像》朱航满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版/36.00元 适合馆藏:公共馆、高校馆
  ○王凤英(书评人)

  《书与画像》是青年学者朱航满近年所写文字之合集。书中有“画梦录”、“春泥集”、“小风景”和“夜读抄”之分类,但绝不因此各占山头老死无往来,从“度尽劫波文心在”、“把人字写端正”到“前辈学人有遗风”、“清洁的读书精神”等标题,略可窥测他温雅之中的真诚、率直之中的严谨、高贵之中的犀利,把认真与操守做到了极致。水至清,心如莲花口吐利镞;人至察,不及披挂勇敢上马。读此书,恍若于静坐时,猛闻长嗥惊四野,即见奋蹄逐狐兔。在他的火眼金睛无情攒射下,或妖或神,或人或鬼,无处遁形。所以,他读书中惊动到的文字,从鲁迅到聂华苓、何炳棣、聂绀弩、绿原、贾植芳、陈梦家、胡河清等清一色浸染了五四文化精髓的学者,他们莫不有狂气,有傲气,更有不平之气,他们独立思想的风骨与治学精神是他极为欣赏的,文字中不无加额称庆之词,愿意写下这些内心认同的知音心声。

  作者有着史家的严谨修为,这也决定了他决不会有时下否定经典,以张牙舞爪地“扬名立万”的俗气,不跟风,亦反跟风,这是拥有学术自信和思想独立判断之下的繁花织锦,当然更是其做人坚守的道德底线。如开篇写《鲁迅的人间纪念》一文,便印证其治学精神。他对鲁迅的重新认识仍然放在“人”的位置上审视,既非不合逻辑地过分神化,也未跟风走到反人性的极端。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及在当代文坛的准确地位,引述曹聚仁后,又以程光炜、王晓明的论述佐之,从不同视角切入,对鲁迅精神的激赏基于其反对被奴役的思想核心,常表现出反对和批判权威及偶像的锋利指向,这和作者本人的为人是能够重合起来的。

  朱航满是极其敏锐的人,但也欣赏情趣,当然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实诚君子的特质。在《秋水堂散墨》中谈到田晓菲时,有着自己的喜爱,用“不染尘埃的清秀气质”和时常出现的“学术情趣”来评价其学术研究,所以他读来不只感觉立意甚妙,还“简直是充满了一种让人感动的性情”之慨,其中锐利分析让其敏锐捕捉到田对身份问题纠缠的探讨,并归于女性视角的原因。此种判断富于智性。

  我们能够确定的文化坐标都在身后,远不是一言以蔽之的。朱航满在阅读选择上的固执,多能使其思想集中火力,然后深刻起来,某些观点和史料淘洗不无新鲜颖锐,这需要一点耐心,更要一点识见。格杀迂回,辗转腾挪,自然会让人风尘舞动,不胜唏嘘。但也常见其中个人化偏激之处,有因喜好,有因情感指向,这是其一。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史是他熟知的,对当代文化现象关注散见其中,数量与前者比不啻霄壤,似乎未经时间沉淀便不屑一顾。而更早远的思想文化学者,书中无迹可寻。当然,囿于篇章,这样断代是有必要的。读《书与画像》,心生敬意。,月涌大江流,史家的客观严谨与犀利的学术思想交融,悲悯的情怀与高贵的心灵,以历史专业为垫脚石的文字,读之更为动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报道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产业观察·资讯
   第06版:资讯超市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分析报告
   第11版:人物
   第12版:书评·童书
   第13版:传媒中国周报
   第14版:杂志
   第15版:新媒体
   第16版:媒体公司
   第17版:专刊
   第18版:专刊
   第19版:专刊
   第20版:广告
   第21版:精品推荐
   第22版:专刊
   第23版:广告
   第24版:·广告
   第25版:中国馆配
   第26版:聚焦
   第27版:数据
   第28版:广告
   第29版:广告
   第30版:专栏·观点
   第31版:专题
   第32版:广告
   第33版:广告
   第34版:馆藏推荐·书评
   第35版:馆藏推荐·书评
   第36版:广告
   第37版:广告
   第38版:广告
   第39版:广告
   第40版:广告
远离喧嚣,回归文学本位的审视
●馆藏新书
跨国经营,公共外交是关键
用镜头记录历史
星垂平野阔
一个问题孩子的心理危机
有书相伴,先生不会孤寂
●编辑荐书
中国图书商报馆藏推荐·书评34星垂平野阔 2014-03-07 2 2014年03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