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承认,没有《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我是不会选择阅读《安德的礼物》这部书的。该书的主体故事发生在战斗学校。为应对外星虫族威胁,人类建立了这所针对全世界高智商孩子的学校。校方禁止一切宗教活动,旨在对学员进行最有效率的管理。很不幸,圣诞礼物成了这个禁令的牺牲品。圣诞将临时,一个叫塞克的孩子挑起了一场关于圣诞礼物的争斗,这场非暴力的抗争在孩子和学校之间、不同信仰的孩子之间弥漫,并逐渐失控。最后这场争斗得以止息,可蓄意挑起争斗的塞克却陷入困境。一直隐藏在众人背后的安德在最后时刻出场,化解了问题孩子塞克的心理危机。
这是一部译著。对于一部译著来说,翻译质量至关重要,而书名译得并不准确。小说英文名是《AWarofGift(礼物之争)》,这个名字恰如其分,整个故事核心正是围绕圣诞礼物引起的纷争,而书中安德出场时间极少,其形象多是通过他人之口拼贴起来的。或许是因安德的名字深入人心,或许是营销需求,译成了现名。不过,除去书名外,译文总体称得上精良、流畅,对比翻译水准整体不佳的现况,译者做到如此地步尤为难得。
事实上作为《安德的游戏》的前传或外篇,这个小说更多的是表现安德的团队友爱精神,以及令人吃惊的洞察力,而不是作战能力、指挥能力、超群的智商等等其他方面天赋。小说主角并不是安德,安德的存在除了用于结束故事外,更多的是把这篇故事的小枝接续上安德系列的主干。小说真正的主角是问题孩子塞克。
塞克天生拥有超凡的记忆力。三岁时他就能记下父亲摩根牧师布道时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与超凡记忆力相匹配的是,塞克还拥有超凡的智商。军方的人在教堂带走塞克前,教堂里有七十三个信徒,而塞克并未去数,“他只是扫了一眼,但和往常一样,他立刻知道了具体人数”,这一点即便高智商的成人也极少人能做到。塞克还是一个敏锐的人类观察者,当军方的人故意刺激摩根牧师并观赏牧师预期的反应时,塞克却先于所有人发现这点并道破。塞克还拥有过人的毅力和心理承受力,“他绝不会介意重获自由会让他付出多少代价”。这也是他被迫来到战斗学校后,为获得回家的自由陷入孤立无援境地,却旷日持久不屈不挠奋争的原因。
在最后,塞克终于摆脱孤立困境和心灵重负,回到团队中来。“圣诞快乐!”小说以塞克说出这句话结尾。在圣诞老人般友爱的氛围中,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