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的转型,不外乎店面的升级改造,经营理念的提升,再者拥抱好新技术,利用好“互联网+”。但不论如何转型,怎样升级,都应坚持以文化为核心,来提供文化服务、增加阅读体验,而不能本末倒置。文化可以拿来赚钱,但不能通过糟蹋文化来赚钱。
文化核心不能变。书店不应该只因卖书而存在,要将书店打造成文化场所。书店应该成为见朋友、谈工作地方,成为围绕图书举办文化活动,成为小孩子来玩涂色书,成为老大爷比拼字画,中学生来玩COSPLAY的场所。如果书店只用来售书,读者就失去了逛书店的理由。网络书店能够完成购买需求,为什么还要费劲去实体书店?文化体验是书店的核心法宝,所有的升级改造都必须围绕文化进行,失去了文化核心,书店就不再是书店。全民阅读是一座城市的人文追求,在互联网时代,让读者回归传统阅读,是实体书店的职责;创造读者阅读体验为中心的空间,是传统书店转型的方向。
借用科技发展、技术手段,拥抱好“互联网+”。实体书店要充分利用新技术,经营好各自的网络书店。如利用微信服务号、扫码信息、微信付账等服务形式,来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 。同时,实体书店也可以适当减少陈列图书的复本量,部分图书甚至摆放一本就够了。多余的空间,可以陈列更多品种,可以举办儿童娱乐、老年读者沙龙等活动,推出线上书店做不了或做不好、同时又能吸引线下读者进店的互动、体验活动。实体书店通过提升环境品质、优化购物体验、丰富服务类型,来吸引人流进店,再将流量导到线上,这就是实体书店的互联网+或者O2O。一旦把思维从做买卖转到做体验,传统书店可做的“内容”就多了。
网络书店目前大部分还停留在以价格为基础的简单低端竞争阶段,其最大特点是辐射能力强,配送范围甚至可达偏远乡村,传统书店的幅射影响范围大多为几公里或十几公里;就品种能力强而言,大书城普遍为20万种左右的品种,大网店基本上能达到60万种,差距明显。而且,预计网络书店后期的发展会演变出一部分媒体功能,媒体价值是传统书店所不能给予读者和出版商的。网络书店的媒体价值,形成了书店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互动社区,让网络有了传统书店的亲和力。“为书找读者”比“为读者找书”重要得多,“为读者找书”只是一种服务项目,“为书找读者”才称得上市场营销。这些特性,实体书店必须认清,也必须改变思维,拥抱新技术,突破思维上的自我禁锢,改变经营思路。
实体书店要明晰自己的优势和弱项:优势是体验环境,弱项是网络技术。目前,实体书店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就可以弥补弱项,消解掉网络书店的一些优势功能。弥补短项,补全网络弱项,当传统书店升级改造成体验感超强,人性化服务到位,又能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完美统一之时,也就是新型实体书店“朝阳”来临之日。当某一天折扣不是网络书店最大优势时,“春天”距离新型实体书店就近了:不仅能把读者吸引到书店官微、网上书店,还能吸引读者走进书店喝一杯茶、一杯咖啡,听一场讲座,和一群新认识的朋友聊文化,并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者,想想,真是一种惬意的书店体验之旅。实体书店可做的很多,不要再抱怨网络书店,自己赶紧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