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农村百事通》杂志主编徐健介绍,“农百之家”中的农业知识服务平台内容,主要基于《农村百事通》和其他涉农图书、期刊、音像等素材,及“天下农书”数字资源。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数据拆分与重组,“农百之家”将有望成为智慧型三农数字农家书屋,使农民阅读阵地由纸质阅读向电子资源、网络资源转移。
技能培训平台的实现,则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生活需求和业务技能,并根据用户动态需求提供个性化培训。“农百之家”还将推进农资产品认证服务和销售,实现全方位立体式农民生态循环服务。
与其他“三农平台”相比,徐健提到了“农百之家”的多个创新与突破。第一是平台模式创新。据“农百之家”团队调查,目前尚未发现专门为农村基层群众打造的知识学习、技能培训、农资产品销售以及农副产品认证平台。第二是合作模式创新。该项目此次将基站建设的着眼点放在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农村电商门店,充分利用其成熟的物流体系及产品线。第三是项目模式创新。该项目旨在建成一个可循环可公司化运作的模式,从生产最前端的服务入手,再到生产过程中的技能培训与指导,再到知识服务、农产品认证服务,最后电商销售,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式循环服务。第四是盈利模式突破:盈利模式由过去的靠发行、广告收入转变为利用知识内容升级、产业链延伸、品牌权威价值、专业知识培训等多面开花。第五是服务模式突破。针对项目服务板块对站点一线工作人员实行统一培训;对相对集中片区有代表性的技术问题开展有针对性专家面对面服务培训指导;对散乱的技能型、知识型、疑惑型问题开通线上服务等。
在项目的技术开发层面上,“农百之家”引入在“在线培训、数字教育、数字出版”上有丰富经验的科技公司进行平台建设,并为该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农百之家”科技综合服务项目前期在江西省范围内的行政村,按照在村人口数量、农业规模等条件筛选出若干个符合要求的村,每村设置一个综合站点服务平台,提供科技知识、培训、电商和农产品认证四大板块服务。所有服务通过站点工作人员落地,打通与村民实现操作互动的关键环节。
在后期的发展上,“农百之家”团队将在以试点村站点为基础的前提下,做精做细四大服务版块,之后逐步把模式向江西全省的行政村推广普及,通过各落地站点工作人员,打通与村民实现操作互动的关键点,以服务农民所需,提高农民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技能。
不过,徐健也坦言,目前平台开发投入及内容资源版权购买仍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李 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