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墨斋“骨与肉”的展览现场,犹如闯入一个迷宫,这种奇特的展陈方式,让观众在迂回曲折的穿行中近距离与李津早期的作品对话,深刻体味作品之间的变化与关联。此次展览的众多作品是首次亮相,现场又辅以李津的创作、访谈的视频影像以及早期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的文献及图片资料,详实地呈现了其艺术语言的生成逻辑。展览以视频“自在墨法”为开端,展现了李津黑白水墨创作的过程,他以直抒胸臆的写意风格作画,回归到“骨与肉”“笔与墨”“形与神”的精妙之境,这似乎是对俗世的抽离,人与画及笔和墨已经融为一体,进入一种自在而随心所欲的创作状态。李津以大雅之媒介表现大俗,以端庄之笔墨表现戏谑,他在无意中解构了水墨语言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诉求与道德界限,将自己的生活和个人感受放在首位。
为了追寻个体自由和原始的自然,李津曾数次旅居西藏,在异地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自我放逐之中产生的感悟,不仅彻底改变了他的绘画语言和人物造型手法,也是他艺术的精神底蕴。(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