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019BIBF专刊·数字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Content Industry is Embracing New Opportunities in the Era of 5G
~~~Content Industry is Embracing New Opportunities in the Era of 5G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5G时代,内容产业迎来新机遇
Content Industry is Embracing New Opportunities in the Era of 5G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晓雪 陈莹/采写整理

  2019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后再出发的第一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5G新技术扑面而来,出版融合进入大变局。第9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与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北京国际图书节同期同地举办,是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又一次同台,充分彰显了融合出版的成果与趋势。

  本报在BIBF专刊中特设“数字出版”专刊,呈现出版融合发展精品项目和推动出版数字化的各方技术力量,以期擘画当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中,以内容为核心的数字出版产业格局与实力版图。“数字出版”专刊邀请到出版产业链上下游的出版机构、技术公司、内容平台等,推荐数字产品、传播品牌、畅谈5G机遇。

  5G新阅读改变内容与用户关系

  ■赵子忠(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

  5G的优势是大容量、高速率、低延时,这些技术优势不仅能够提升出版效率,还将改变出版流程、从业人员构成,以及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甚至改变内容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我认为,5G时代新阅读的本质是改变内容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在5G技术加持下,各种场景的应用,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内容与用户的关系不断加深。

  第一,5G的高速率、低时延等特征将改变阅读内容和阅读习惯。首先是内容传输速率得以保障,高清图文和视频流将成为未来主要的阅读类型,云平台分发内容将成为新的传播模式。同时,5G也为VR、AR、MR等高度互动性的阅读方式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用户的阅读习惯也从被动转为主动,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其次,5G还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除了内容出版智能化以外,内容的远程传播和控制也成为可能。

  第二,5G大容量将带来万物互联时代。每个能联网、可视化的终端都有可能成为阅读器,信息的体量和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出版业可能面临新一轮内容井喷。而用户数据不够精准是传统出版行业的长期痛点,5G时代的新闻出版业,可以借助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传播,辅助数字资源的管理和应用,从而推动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

  如今,数字阅读正广泛深远地影响传统出版业,而5G+新阅读将进一步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革新传统阅读形态。基于5G的技术优势,纸电边界进一步模糊,即时印刷成为可能,阅读也可以逐渐做到人书一体化,使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更全面立体。与此同时,5G带来的万物互联将使阅读更加数字化和场景化,阅读渠道和终端触及各个场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同时,5G或将以智能音箱作为入口,形成5G+智能阅读的新趋势。

  据《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的统计结果显示,当今用户愿意为优质内容和良好的阅读体验买单,而出版行业是以内容服务为核心的,5G使内容呈现的形式多样化,用户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多元。因此,在面对新的内容形态、新的用户需求时,出版业需不断优化内容产品,调整运营模式,以适应新的阅读形式,满足市场需求。

  在未来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下,与读者互动性较强的内容和形式将成为出版行业重要的拓展方向,交互体验、社交阅读等将更为用户所接受。尤其VR、MR等具有5G特征的新阅读方式有可能率先落地应用,但由于其使用场景受限,内容成本较高,广泛应用可能还需要时间。

  我相信对新闻传播和新闻出版行业来说,5G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积极探索5G技术在新闻出版行业的应用前景,规避可能的风险,是新闻出版业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具体来说,想要抓住这个风口应该从几个方面做好准备。首先在硬件上,需要加强数字化基础工作,建设数字资源库、升级网络设备、调整组织架构,打造一支技术型的出版队伍,提升对海量数字资源的管理和分析能力,减少对外部企业的技术依赖。其次,改变传统出版思维,真正理解用户思维。技术不断在进步,用户对阅读的要求也更高。除速度之外,5G带来的一定是场景化的需求,传统新闻出版产品普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匮乏、交互性弱的问题,无法满足5G时代用户的丰富需求。尤其在互动性上,5G带来万物互联,当任何一个阅读器都能联网,它们彼此之间,用户和他们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都可以发生互动,这就需要新闻出版从业人员能站在市场和用户的角度进行产品运营,需要结合用户习惯,以用户为导向不断优化运营模式。

  5G开启全新数字娱乐产业

  ■孙 刚(高通全球产品市场副总裁)

  今年6月中国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将5G热度推到了最高点。人人都在谈5G,为什么?我们相信,未来5G将像今天的电力一样无处不在。作为一项通用技术,5G将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被几乎所用行业采用,支持万物智能互联。5G作为统一的连接架构,能够显著地增强移动宽带服务、提供近乎无限的网络容量,因此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比4G快10倍甚至更多的下载速度,网络的响应速度也将大幅提升。其次,5G还可以连接海量物联网,把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都连接起来,让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愿景成为可能。第三,5G具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以为时延敏感性应用提供支持,像是自动驾驶、远程手术等。更重要的是,5G还是一个面向未来创新的平台,为我们如今尚不能想象的新型服务提供支撑。

  除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5G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将变革几乎所有行业。未来5年内,我们几乎看不到哪个行业可能不跟5G发生交集。不管是汽车、制造,还是零售、娱乐,5G将重塑众多行业的面貌、支持全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并开拓新的营收来源、提升运营效率。5G还将催生超乎我们当前想象的新型行业与服务。毫无疑问,5G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此前一份独立分析报告预测,到2035年,5G将在全球产出价值高达12万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创造超过2000万个工作岗位。(下转第38版)  (上接第37版)

  2019年是5G之年。在整个行业的热切期待下,我们看到5G已经在全球多个地区启动商用部署。美国、韩国、欧洲、中东及中国的运营商都已推出5G服务,未来几个月我们还将看到更多5G网络发布。与4G相比,全球向5G过渡的速度更快。对比4G和5G在部署元年的情况会发现,4G元年全球只有4家移动运营商和3家OEM(代工)厂商推出了网络和终端;而5G元年,在首个5G商用服务发布之后的12个月内,我们预计全球将有超过20家运营商推出5G服务,同时有超过20家OEM厂商发布5G终端。

  在5G元年,我们看到终端制造商——尤其是中国制造商对5G显示出了极大热情。今年,联想、努比亚、一加、OPPO、VIVO、小米和中兴通讯等厂商相继宣布推出5G手机,为中国和全球消费者提供首批5G终端。更让人兴奋的是,我们看到中国厂商利用5G的巨大机遇,进一步将业务拓展到全球多个市场。未来一年中,广大消费者还将看到5G赋能广泛的终端类型,包括汽车、移动PC和XR(交叉现实)设备等。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进行了大量5G网络仿真实验,以帮助整个生态系统了解5G的性能和潜力。我们基于常见的网页浏览、社交媒体和流视频播放应用,将基于5G与基于4G LTE网络的终端性能表现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用户的各方面体验都得到显著提升, 包括更低的下载时延, 因此用户刷新信息流和网页的速度更快;也包括更快的下载速度, 这让用户即使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享受丰富的多媒体内容;最后还包括流媒体播放,5G让流媒体播放可以维持在最大比特率,从而提供最高质量的媒体服务。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5G最令他们感到兴奋的地方,莫过于5G将掀起新一轮用户体验变革。在5G网络中,一部搭载骁龙855平台的5G终端可以为用户带来领先的移动体验;再如5G可带来稳定的8K流视频播放,相对比当下的网络条件用户只能享受780P的流视频体验。此外,5G还能在数秒之内下载完一部4K电影,5G网络的低时延特性可以流畅的支持多玩家在线移动游戏。

  此外,5G+AI还能让多人直播互动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比如,当你与朋友同时进行直播观看时,不仅可以人工切换选择所观看的视频源,还可以通过AI来选择。在与朋友进行视频通话时,你也可以利用AI记录重要时刻,自动采集有纪念意义的画面并生成GIF,保留珍贵记忆。

  5G+VR:下一代娱乐体验

  ■汪丛青(HTC中国区总裁)

  未来几年5G将与VR、AI技术实现越来越多地结合,业会使我们的生活出现完全不同的表现。以后,VR、AR设备可能只是一个眼镜,而不是现在的头盔,人们可能一整天都戴着这样的设备来充实我们的生活。

  5G是今年最大的热点,国家力量和运营商的力量都在推动5G。5G的确需要一些助力,帮助它落地,这么好的网络如果没有好的应用,就显示不出它的优势。所以,一方面是VR在帮助5G,另外一方面5G也在促进VR,这两个结合起来会给我们带来直播的沉浸感、沉浸式视频、沉浸式游戏,并且都可以在网上和云端运营。

  大家一直在说5G云VR是未来,我觉得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铺到全球每一个角落,虽然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一些体验,但这个体验还不够完美。我们和很多运营商在合作这些项目,但是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也许半年或1年后就可以实现,远程用户在自己家里得到一个令他满意的边缘渲染服务。

  VR进入大家的生活是在2014年左右,彼时刚刚出现基础级的VR设备。2016年被称为VR元年,那个时候我们推出了六自由度的头盔和六自由度的手柄,可以在大空间里使用,完整地表现出VR的可能。2018年我们又推出了新的六自由度的头盔,可以无线使用,但是渲染效果没有那么好。预计,2021年之后,云VR可以落地很多国家,这中间还有两年,应该怎样过度呢?现在我们推出一个新的概念,就是“PC串流”。

  我们推出的这项新技术叫作VIVEPORT串流,中间不需要线,用正常的Wi-Fi网络可以使用全部PC的内容库,可以在一体机上跑起来,拥有高质量的渲染。家里有3个设备就可以了,一个路由器,一个可以跑VR的PC,一个头盔。一键就可以把这两个设备连接起来,用户可以看到全部的PC内容库;再一键就可以将PC里面的内容传到头盔 。从几百个内容,马上跳到几千个内容,而且这些新技术未来也可以在云端使用。

  去年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大量采用了VR辅助拍摄,导演用VR设备指导演员怎么动。今年年初的《流浪地球》也是用同样的方式——VR拍摄,用我们公司的VIVEPORT设备。 前不久的《狮子王》新版本也是完全用VR拍摄,都是百分之百地用虚拟渲染的,导演、演员、制片人都是戴上头盔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指导虚拟的演员和虚拟的动物。

  VR不止是技术的突破,很多电视剧也在用VR,真正把VR变成了我们生活的新技术。以前人们觉得这个东西是很远、很未来的事情,但现在VR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虚拟演唱会,在虚拟的世界里做演唱会,用一个很有名的DJ,同时有1000万人在手机或电脑上进入这个虚拟演唱会。同时,现在也出现了真实人的演唱会做VR直播,VR直播的播放量远远超过了演唱会现场人数。

  网球比赛温网最近刚刚结束,也采用VR做了温网的虚拟比赛,用户可以在VR里跟虚拟运动员打网球,这是很多网球粉丝梦寐以求的事情,戴上头盔就可以在虚拟空间里和自己喜欢的网球明星打球。

  除了电影和运动,我们也一直在投资跟艺术界跨界合作的项目。比如我们跟法国卢浮宫合作,用户戴上头盔就可以近距离欣赏他们很难触摸到的艺术品。也有一些艺术家用VR创造出新的艺术模式,以前只是在墙上和纸上创作,现在可以用三维方法画画,画完以后分享给不同的观众,观众就可以走进一个虚拟世界欣赏作品。

  很多人都觉得有了5G马上就可以在家用了,但可能还需要一点耐心,真正的5G应用落地一开始会在B2B市场,走进家庭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最后,我想说的是,5G和VR带来不可想象的应用,但更有吸引力的东西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就像十几年前没有人能想象我们会有这么多时间花在微信上。再过10年,创新发展出来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今天,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上全新的沉浸式媒体,充分利用新的带宽,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

  5G带来全新创新土壤

  ■聂 颂(华为云泛互联网解决方案首席技术官)

  每一种创新都有它的土壤。7年前我们就想做UGC视频,当时目的就是让普通老百姓拍出PGC的效果,但是做得不成功。近两年抖音和快手取得巨大成功,我发现他们实现了我们当初的梦想。回头来想这是为什么?第一,终端AI(人工智能)的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个普通人通过美颜和各种特效可以拍出非常好的效果。第二,带宽成本大幅降低,原来创造一个PGC内容的成本很高,现在不管创造多少都可以普及到千万受众,每一个人的价值提高了。第三,后台云计算、视频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抖音、快手业务的拓展和普及。

  创新需要很好的土壤,大家在做具体业务的时候可能没有感觉到土壤的变化。其实土壤的变化、技术基础的变化可能给你未来的创新产生灵感,并且能够吸引创新业务向前发展,这是很重要的。很多东西不是我们做出来的,是因为土壤肥沃了,我们自己加点油就做出来了。

  5G来了,会带来哪些创新要素的变化?4G牌照发放到现在6年的时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中要素本身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5G时代会发生更大的变化。首先是移动网络速度会有10倍以上的提高;云计算能力现在中国可能有300多款云计算产品,明年这一数字会超过400。未来,云计算会成为一种通用的能力。我原来做程序员的时候,写一个系统需要100个模块,这100个模块全部要自己写。现在这100个模块我可能只写20个模块就可以了,底层的架构有80%是云计算可以帮你实现的。云计算是通用的能力,这个产品的增加会极大地促进创新的变化,云计算平台上会有很多接口帮助我们创新,这是其中一个要素变化。

  第二,AI能力的变化。目前我们基本是以10倍的速度在发展,现在实现了人脸识别,未来会出现猫脸识别、狗脸识别。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的沉浸感也会得到快速提升。这些要素的变化会带来新的业务变化。

  第三,5G会让千行百业进行升级,会替代一部分现有的连接,包括替代4G,替代Wi-Fi,替代有线。5G会让产业更智能化,因为这个管道已经是“粗管”了,端和云之间的连接会变得非常大。原来一台服务器解决不了的运算能力,现在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解决。5G直接产生的经济价值可能是10多万亿,间接产生的经济价值可能是24.6万亿。

  5G来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云?云是一种通用能力,5G会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云需求,这些需求如何促进我们进行颠覆式创新?

  第一,云本身会成为一个流量入口。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云游戏、云VR,在这些场景里面,其实我们的端只是负责显示,所有后台都是在云上进行,云本身就是流量入口,这带来生态的重构。原来我们流量入口需要依赖微信、各种APP,现在云本身就是流量入口了,很容易自己形成生态系统。

  第二,会从端侧智能到云上智能转化,现在手机上有很强的AI功能,未来智能会变得更大,可能一个手机可以控制10个手机去完成一个任务。

  第三,开发模式会出现“all in cloud”趋势。所有的开发都可以在云上实现,端上的开发越来越轻。将来可能就像堆积木一样,在云上很容易堆出我们的新产品。

  5G将加速终身学习和教育公平

  ■李可佳(极课大数据创始人、CEO)

  5G的优势是大容量、高速率、低延时,这些特点将从数据、内容、交付形式、基础设施这几部分直接影响在线教育行业;尤其是5G时代信息感知和采集能力的大幅提高,有利于打破经验主义驱动的传统教学过程,结合AI和大数据在用户画像和准备匹配方便的优势,基于5G带来的高速率低延时支撑下创新交付形式,加速实现“因材施教”推动终身学习和教育公平。

  对在线教育行业来说,今年会是关键战略机遇期。但对行业来说当下的关注重点不应放在5G的大规模使用,而是在此之前需要抢占相应场景、建立正向业务闭环,以及做好应对下一步大规模使用前的技术和机制创新的相应准备。5G给教育行业带来的最大机会是数据、内容分发、交互形式这三个核心部分,将大大推动教学教研的全面创新,从底层升级原有的核心驱动能力。与此同时,5G带来新的挑战,将表现在新生产力对平台、管理和人才提出的新挑战。细节上精准匹配能力和边缘计算需要同步发展,才能更好支持并释放5G的特性,达到整体效率的全面提升。

  我认为,5G在教育行业的落地应用将首先体现在数据采集以及AI教学辅助层面。具象的说是针对学生行为和学科数据的高频采集,5G可以很好地给与这个场景下相关硬件和系统的基础支撑;其次像AI真人老师直播,可以在低延时和高带宽下,结合多媒体,AR和VR的交付展现形式,达到大规模个性化的流畅交付。

  此前,极课大数据已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赋能在线教育,开发智能教育系统、“数据化教辅”系列等产品。极课大数据在5G方面也已有所布局,主要是围绕5G全面到来之前在业务场景、数据、能力和人才方面的准备。极课大数据作为一家教学大数据公司,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多源信息汇聚能力,需要异构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力,需要信息来源追溯和辨伪的能力,需要管理高效分发的能力。正如4G时代催生了短视频社交这样庞大的产业,我们当前不一定能准确预测一下个结合点,但基础能力的健全是5G时代的入场券。

  5G对各行业来说都是绝佳机遇,传统出版业不妨借此风口切入教育市场。我们非常建议传统出版业从对数字媒体化的关注,转向数据智能化的积累和探索,正如今日头条这样的科技企业给新闻出版业带来了底层突破。传统教辅出版,应该抓住时机,关注数据驱动,关注用户差异化的需求和触达能力,关注存量市场的升级。我认为,对出版业来说搭上5G 风口的最大障碍是内部机制和组织认知需要迁移。

  文创行业迎来新趋势

  ■常 江(腾讯云文创行业架构师负责人)

  5G时代,文创内容行业会在内容生产、内容创作和内容消费过程中出现一些新趋势。首先,从内容生产方式来看,不管是微信、自媒体还是短视频,现在更多的用户从消费者变成了内容创造者,这给各大网络平台带来的影响就是每天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呈10倍、20倍增长,通过人力模式无法处理海量数据。其次,从消费端来看,用户更愿意为有质量的内容买单。但同时,同质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何在竞争的红海里提供更有价值的东西,不管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或是内容本身质量的提升,平台会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采取一些应对方式。最后,此前,线上线下对于内容的审核标准是不一样的,现在这两边更趋向于一致,包括今年我们看到的对于音频类、阅读类平台的整治,国家对内容质量的关注很高。

  针对上述趋势,腾讯所做的努力也集中在这几个方面。面对生产出来的海量内容,人工没有办法解决的,腾讯能够通过AI(人工智能)更好地释放人力成本,让用户能够聚焦自己的业务。在用户方面,腾讯提倡精准,即当生产者的内容质量提升之后,更要找到合适的消费者,在海量的内容和用户之间搭好桥梁,这就要求平台对用户有深刻的理解。

  腾讯去年做了一次组织架构变革,目的是想把腾讯自身在内容文创行业的能力进行输出,腾讯云作为一个出口,跟用户进行更深度的合作。在内容领域,腾讯从内容的生产管理、审核,到最终的传播、分发阶段,针对每一个环节都能提供不同的技术能力去进行对外输出。

  举例来说,针对语音类内容,腾讯有两种能力,一是语音识别,就是把语音转化成文字,在APP里集成腾讯云语音识别,可以实现用户语音直接转文字而无需下载APP。直播的字幕或客服都可以采用这一技术。二是反向的,把文字转成语音,大家经常看到的场景是导航,现在的探索是用户在听一段新闻或一段小说时,有个性化的需求,需要一个虚拟的声音。腾讯可以提供定制服务,用户提供一些素材,腾讯就可以定制一个新的发声人。

  针对视频内容,腾讯通过AI(人工智能)对海量的长视频、短视频进行处理。比如新闻类视频,腾讯可以把新闻里具体的新闻场景拆出来,再进行单独分发;或者看体育比赛的时候,用户只想看世界杯的总决赛或一个集锦,通过腾讯视频都可以实现,不再需要编辑人员去做,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降低了人工的处理成本。

  人工智能识别能力更多地应用在对内容的管理方面。在做内容的时候,我们通常需要有一套内容管理平台,需要对视频做分类或打标签,包括视频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场景,都可以通过AI做识别,这一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基本上对于一个物体、明星的识别率会在99%以上。

  对于做点播或直播业务的平台来说,带宽成本很高,有没有一种技术和能力能够不降低观众观看质量的情况下节省带宽?腾讯的极速高清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根据播放的视频场景不同,比如一部动画和一场体育比赛,采取不同的动态编码方式,通过AI能力在完全不降低画质的情况下实现带宽的提升。

  同时,在做直播的时候,希望跟观众进行视频和语音的互动,就是“连麦”的功能,腾讯可提供音视频的能力,解决的就是普通直播场景下的互动功能,教育和远程医疗都可以用到音视频的互动能力。

  现在我们的内容审核越来越严格,腾讯提供内容审核的能力,不仅仅是机器去做,大多是通过机器审一层,再通过人工审核一遍。腾讯提供的是一整套内容解决方案,包括对文字、昵称、评论,直播里的弹幕都有涉及;对音频或者语音小说里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敏感场景,都可以去识别;对视频(包括图片)内容,腾讯可以提供一整套的审核能力,包括给用户提供定制审核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中国馆情
   第03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04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05版:2019BIBF专刊优案推介
   第06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07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09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10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11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12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13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14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15版:2019BIBF专刊中国馆情·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评估推展
   第16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17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18版:2019BIBF专刊高端访谈
   第19版:2019BIBF专刊公益书单
   第20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21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22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23版:2019BIBF专刊国际出版趋势报告
   第24版:2019BIBF专刊精品精介
   第25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26版:2019BIBF专刊国际出版趋势报告
   第27版:2019BIBF专刊国际出版趋势报告
   第28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29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30版:2019BIBF专刊国际出版趋势报告
   第31版:2019BIBF专刊国际出版趋势报告
   第32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33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34版:2019BIBF专刊国际出版趋势报告
   第35版:2019BIBF专刊国际出版趋势报告
   第36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37版:数字出版专刊
   第38版:2019BIBF专刊·数字出版
   第39版:2019BIBF专刊·数字出版
   第40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41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42版:2019BIBF专刊·海外分支机构
   第43版:2019BIBF专刊·海外分支机构
   第44版:2019BIBF专刊·海外分支机构
   第45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46版:BK中国编客
   第47版:2019BIBF专刊·中国编客·自媒体专题
   第48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49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50版:2019BIBF专刊·中国编客·自媒体专题
   第51版:2019BIBF专刊·中国编客·案例解析
   第52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53版:2019BIBF专刊·文创版权·产品研发
   第54版:2019BIBF专刊·文创版权·产品研发
   第55版:2019BIBF专刊·分销新视野
   第56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57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58版:成长教育周报
   第59版:2019BIBF专刊·成长教育·书香校园
   第60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61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62版:2019BIBF专刊·成长教育·家庭教育
   第63版:2019BIBF专刊·成长教育·教育资源
   第64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65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66版:上海书展/现场报道
   第67版:上海书展/重磅发布
   第68版:2019BIBF专刊·广告
   第69版:2019BIBF专刊·六社联荐
   第70版:上海书展/现场报道
   第71版:南国书香节
   第72版:2019BIBF专刊·广告
上海辞书出版社与掌阅战略合作
5G时代,内容产业迎来新机遇
中国图书商报2019BIBF专刊·数字出版385G时代,内容产业迎来新机遇 2019-08-20 2 2019年08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