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邸远
为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给文化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山东省数字融合出版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出版旗下的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作为共同体核心运营机构,按照共同体建设规划,围绕数字版权方向积极开展工作。2021年11月,山东省版权局批准设立山东省数字融合版权交易中心,并于今年4月25日在济南揭牌启动,由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负责建设运营。
作为出版业为数不多的数字版权交易平台,山东省数字融合版权交易中心在市场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运营方对当前我国数字版权发展有哪些判断和思考?面对诸多问题又将如何突破解决?本报记者特别采访该中心负责人,为读者作解读。
政策引领,数字版权发展迎新机遇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场、在线交易平台优势,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确权、评估、匹配、交易、分发等提供专业服务。中宣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强化版权意识,充分体现优质内容资源的市场价值,大力整治重点领域侵权盗版行为,有力遏制侵权盗版行为对出版融合发展的不利影响。
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负责人表示:“这些政策从顶层设计层面肯定了数字版权在数字经济发展、文化数字化战略中的重要位置,为全面推进数字版权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目前,我国版权产业市场不断扩容,规模持续增长,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可知,2020年,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已达7.51万亿元,版权产业成为我国数字经济体系中的活跃成分。
同时,5G、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技赋能作用显著增强。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负责人认为,科技创新和数字技术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关键动力,推动了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促进了文化内容的数字化创作,丰富了内容表达呈现方式,构建了多端口、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运营矩阵,形成了多介质、多载体、多场景、全媒体的传播服务体系,改变了数字出版产业生产关系,实现了产业协同。
突破发展,四个规范体系有待建立
版权产业链包括生产、确权、交易、转移、维权、监测、监管等环节。目前国内“区块链+版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确权环节,在国家网信办备案的区块链服务平台中,有约30~40家从事“区块链+版权”业务,90%以上为确权和维权业务,交易、转移、监测、监管环节相对缺失,应用场景不完整。
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问题主要体现在确权存证、维权取证、授权交易、平台监管四大方面。
一是确权存证难。由于技术限制,原有的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存在材料、流程繁琐的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市场作品量多、传播快的需求,急需建设统一规范化的版权存证体系。
二是维权取证难。由于数字作品的海量化,网络侵权行为的隐蔽性、跨地区性等特点,加之侵权方式多样化,侵权内容容易被删改销毁,因而难以及时获取侵权证据,急需建设具备公认标准化体系规范的数字版权管理体系。
三是授权交易难。由于现有的数字版权利益分配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作品发布渠道、版权使用方式多样,数字版权收益难以公平有效地在原创作者和相关机构间分配,急需建设完善透明的版税结算和版权收益体系。
四是缺乏具有公信力的平台监测监管。由于链下资产在无规则、无差别、无鉴定的环境中冒然上链交易,数字资产的归属和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法律约束、政府监管等亟待完善,急需建设具备公信力的监测监管体系。
科技创新,构建数字版权产业新生态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数字版权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七大要素,围绕“数字版权”“数字新文创”“互联网内容出海”三个融合发展方向,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通过“确权存证、交易服务、监测维权、价值评估、监管支撑、资产化”六大核心业务模块,全力推动数字版权产业与数字新经济深度融合。
产业链技术链融合,构建数字版权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该研究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整合“产学研用”各方优势资源,启动了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系统化梳理产业链、组织开展数字内容的确权、授权、鉴权、维权、评估、可信交易及可溯源传播的技术攻关、标准研制和模式创新,并进行产业化运营。
目前,山东省数字融合版权交易中心已测试上线“数字内容传播交易平台”,主要聚焦教育出版和学术出版方向,以电子书、有声书、课程、论文等数字内容为标的物。“数字新文创交易平台”以IP资源为依托,提供数字化确权、登记、维权、交易等特色服务。
资金链人才链赋能,构建数字版权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由山东出版上市公司主导,拟联合国资背景、市场化、专业基金管理机构,撬动其他社会资本联合设立的“山东数字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将数字版权的产业化作为重要投资方向之一,为数字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该研究院创新数字版权培育机制,研发课程,培训人才,通过举办产业发展论坛等各类特色交流活动,加大“引智”力度。
“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集聚,构建数字版权产业发展的生态体系。创新产业生态是数字版权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该研究院已集聚产业链百余家单位,涵盖数字版权产业上下游的多要素单位,为数字资源的生产、传播、交易和使用,数字版权的供给和需求构建了市场基础,初步形成了覆盖完整产业链的数字版权生态体系。
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负责人表示,未来,研究院将围绕交易中心建设,充分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规划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版权资产管理体系,不断探索研制数字版权行业新标准,全力推进版权数字化和资产化,规范数字版权交易市场,助推数字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