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更有
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可溯源至孔子儒家思想,而传承孔子儒家文化的载体之一便有孔庙,也是通常所说的文庙。正定文庙作为现存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文庙之一,值得相关学者深入研究、深入挖掘。由徐莉等合著的《正定文庙研究》一书,将读者从现实世界再次拉入历史的过往轨迹,以文庙这一独特的精神载体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时代嬗变中的根本遵循,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历史文化价值,尤其是在教化育人功能方面贡献价值尤为突出。
视角新颖:文明引领时代 作者借助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所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命题,以独特视角阐述了中国文明的特质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即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都处在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期,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中国的孔子、老子思想一直影响至今。但相比较而言,孔子更具有代表性,其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不仅影响中国社会2000多年而从未中断过,且被后世创造性地转化为物质载体即文庙,作为中国历史的标志性符号,文庙以其独特的精神特质而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教育生态,还辐射到周边及欧美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仍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热议不休的一个历史“活化石”。
该书以“轴心时代”视角切入主题,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从文明到文化再到文庙的研究这一逻辑主线,折射出了东方文明正式步入历史中央舞台。该书借以文庙为题,由此及彼、深化主题、阐明观点,回应了我国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和文化担当的高瞻远瞩之胸怀,对挖掘、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全新意蕴。
旁征博引:文化承载辉煌 该书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引经据典,不拘泥于正定历史的局限,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变迁的历史高度,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和承载的辉煌历程提供了有力佐证。作为正定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文化,交织出古城牢不可破的文化底蕴,正定古城内的两座文庙就是儒家文化的物化体现之一。作者旁征博引、以小见大,足以见得其对文献研究的驾驭能力和一定的学术研究功底。
观点独特:文庙铸魂育人 多数学者对于文庙文化的挖掘更多是显性价值,而该书更多的是文庙隐性价值的挖掘。通过对正定历史的梳理,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形式,作者对文庙的功能进行系统多元的分析,归纳了文庙的教化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作为实施教育与教化的重要场所,文庙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起到了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培育人才传承文化学术和从事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作用。该书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等不同维度对孔庙的存在给予了充分系统的分析,立体化呈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使历代儒士文人在这里接受了儒学的熏陶,尊经读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各个时期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学人。作者也借此表达了文庙对历代的思想影响持续而久远。
入木三分:文物见证历史 从历史反观现实,再从现实回顾历史,使得该书刻画文物入木三分。该书详实整理了正定文庙主要文物的各个细节,对文物的深层次价值进行了凝练解析。这种细致入微的透析不仅局限于文庙本身,文物的价值挖掘也是文庙价值的有益补充。正定文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建筑,其建筑年代之久、价值之高,堪称国内文庙之最,而每个文物都有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这也就决定了它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正定两文庙的命运与整个城池历史地位的变迁紧密相联,后者不仅与整个国家运势密切相联,而且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只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赡的古建筑遗存才能印证千年古城这个殊荣。府县两文庙因城池历史地位流变的兴衰起伏,透视着国家的运势进程,更透视着整个人类历史变迁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