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科(杂志铺创始人兼总经理)
近两年,由《三联生活周刊》新创的《少年新知》带起的少年科普杂志出版热,是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创新而发展起来的,杂志铺(专业的杂志订阅商城)还为其中不少期刊提供了专业的市场、用户需求分析以及内容策划方面的建议。
针对期刊业这一“少年热”现象,我总结了以下六大原因。
第一,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成年人的纸质阅读量降低,期刊发行量受影响较大。目前,资讯类期刊基本都在进行新媒体转型,纸质期刊下滑严重,期刊社都在新媒体和期刊内容创新方面进行探索。
第二,“双减”政策施行后,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素质提升类的阅读需求不断增加,父母开始为孩子寻找能帮助孩子培养兴趣、学习习惯,并且扩展孩子知识面类型的书刊。因此,青少年科普类杂志需求明显增加。
第三,从每年的高考和教育政策看,整体教育环境对孩子知识面及各种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很多中学生都想通过期刊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很多成人期刊内容也有向中学生低龄化群体下沉的趋势。通过对杂志铺用户的调查,《看天下》《中国新闻周刊》《人物》等杂志的订户接近一半是中学生群体,我们也给很多期刊社建议适当调低读者年龄,创新出版内容。
第四,通过杂志铺对用户的长期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都认为手机阅读、碎片化阅读不适合青少年,出于既能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又能增强孩子知识和兴趣的目的,期刊成为家长和老师热衷的选择。期刊内容具有连续性,并且以专业兴趣为导向,其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也更易于孩子阅读,所以类似《问天少年》《商界少年》等杂志一经面世就受到读者的喜爱。
第五,从消费端来看,目前少年类期刊80%以上都是父母为孩子选择购买,所以更适合孩子看的、内容定位更适合父母对孩子教育需求的期刊更容易受到欢迎。
第六,已经拥有成熟品牌的期刊下沉做少年版内容会有强大的用户基础。虽然目前的成年用户可能更愿意选择电子阅读方式,但是在亲子阅读方面,家长会更愿意为孩子选择成熟品牌期刊的青少年内容进行阅读。
我认为,每份少年刊物都要有精准的人群和内容定位,不要搞“大而全”,市场需要的是好而精的内容,大而全的只能是极少数。有《少年新知》领头,不断涌现出《问天少年》《光明少年》《商界少年》……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少年期刊出现在市场中,会有越来越多质量上乘的内容满足青少年的阅读需求,这是繁荣市场的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