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9月15日下午,继畅销400万册的非虚构作品《皮囊》之后,暌违八年,蔡崇达携长篇小说新作《命运》参加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新书首发暨研讨会,该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和广州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阎晶明,以及贺绍俊、潘凯雄、陈福民、张柠、梁鸿鹰、何向阳、李舫、付秀莹、张莉、林秀美、石一枫、徐刚、杨庆祥、丛治辰、行超、李壮等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由诗人、学者吕约主持。活动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广州出版社、果麦文化主办,福建省作家协会协办,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果麦文化董事长路金波、果麦文化总裁瞿洪斌到场致辞,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董事长刘炬培视频致辞。
蔡崇达由现象级作品《皮囊》为读者所熟知。李敬泽表示,当我们面对生命中的艰难困苦的时候,支持我们的未必来自书,而是来自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特别基本但又特别坚韧顽强的信念,而蔡崇达通过《命运》中的主人公阿太很好地展现了这种信念。“我们终将生下自己的命运,我们终将是自己命运的父亲和母亲。”文学评论家潘凯雄注意到了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把这句话理解为蔡崇达想表达的一种命运观,这样的命运观虽然要面对某种宿命,但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个人的奋斗给命运带来一定变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蔡崇达的命运观就是充满积极向上的命运观。
作为《命运》的主人公,阿太15岁听到了关于自己到老时将无子无孙送终的命运,而后为了改写这个命运,做了一个女性所能做的全部努力,包括孕育子女、收养孩子,与艰难且无常的生活抗争等等。《命运》以阿太的视角追忆似水年华,着力书写了一个活了99岁的中国女性,以及书中的阿母、神婆等别具一格的女性形象,在研讨会现场引发了专家的关注和探讨。(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