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
作为新晋鲁迅文学奖的作家,索南才让一直以青海湖畔生命体验和草原成长经历出发,多民族、多元化交织下的胞衣之地带给他的情感结构为精神图谱,展现时代潮涌中,草原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印记。儿童长篇小说《小牧马人》亦如此。
《小牧马人》讲述的是世居在青海湖畔的青少年阿秀的一段生活经历,阿秀是一个父母双亡,和姐姐冬珂相依为命的一个小牧民,为了改变放牧的生活,姐姐在适婚年龄放弃结婚,一个人撑起家中的生活重担,坚持把阿秀送到学校读书。然而,阿秀的心在草原,无法将心思放在学习上,最终回到了草原。索南才让用儿童的视角描画了草原之地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纯真澄澈、互助共生的故事,区别于城市孩子校园上课、课后上业余班被束缚的条条框框,小说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无法想象的心灵冲击体验。从更细微的角度去品读,《小牧马人》带着层层叠加意犹未尽的读者体验。
在《小牧马人》中,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草原的广阔无垠、湖水的湛蓝绚丽、大山的高峻挺拔,以及可以让人触手可及的绿和贴在地皮上的竞放的花……入眼即入心,索南才让的构图是他从小到大生长的胞衣之地,满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落笔,呈现出来的便是纯情温暖的场景:太阳倾斜到西面,照到湖水上,这是湖水最蓝最蓝的时刻,蓝得简直不像水,像宝石。再迟一些,阳光泼洒于沙山顶,反射着金色的光线,湖面就璀璨了、绚丽了。索南才让的草原故事,是以一种敬畏之心对待草原的态度衍生出文字上的信念感,读来颇具吸引力。
《小牧马人》是围绕着小主人公阿秀的草原生活经历展开的,草原生活经历离不开羊群、牛群、牧马,以及与残酷的自然环境、野兽抗争的智慧和勇气。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温情场景在书中比比皆是,这是读者无法想象和感受的,这种别有深意的人对动物的尊重,看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充满爱的力量的珍贵情感,以及纯善的美好和在困境中蕴藏着的坚毅和团结,读来熠熠生辉。
小说中索南才让没有直接将阿秀经历的艰难之境写出来,而是从经历者的角度进行了平常的叙述和点缀,这饱含匠心的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喂养着小主人公阿秀的果敢和刚毅,也让整部作品温暖丰盈、动人心魄。这是与严酷的自然抗争的力量呈现的结果:“置身于广袤的天地间,每时每刻他都在经历着成长,他清晰地感知到心灵的变化,他欣然接受,感谢大自然对他的洗礼。他自始至终都在坚信不疑,这种洗礼是大自然接受他、爱护他的表示。”怀着敬畏自然的心和自然、动物和谐共处,让作品有了质感和生命力。小说中一切源于本心、源于真实、源于自然而然的描写浸染着一个偏远牧区的牧人努力生活、感恩一切的本体展现,触动着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跟随着索南才让走进他的《小牧马人》设定的空间,偏远的草原牧地便不再偏远,犹如一幅无法言状的油画,远近都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