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阅读周报·荐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关键词 黄河 传记文学 大河精神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索南才让 草原
~~~关键词 《离殇》 女性 婚姻
~~~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常历史中的日常与女性
关键词 《离殇》 女性 婚姻
《离殇》杨怡芬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6月版/52.00元/ISBN:9787530220801

  ○曹霞

  杨怡芬是浙江舟山人,这偏居一隅的美丽小岛是她的出生地、安身立命之地,亦是她文本中永恒的“在场”。怡芬相当“接地气”,吴义勤称她是“文学观念比较正统的作家”,大约也是被她的纯朴真挚的气质所打动。《离觞》以内战末期为背景,讲述从1949年清明节到1950年春天,共产党在解放上海和浙江之后,开始夺取国民党控制下的舟山群岛,先后攻下了大榭岛、金塘岛、六横岛、虾峙岛、桃花岛,直至登步岛战役。这是一个将日常生活秩序打乱的阶段,也提供了一个书写大历史的契机。

  在叙事形式上,小说是“古典”的,有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章回体结构。作品讲述李丽云和潘绮珍两位“钗黛”的命运。潘绮珍矫健活泼,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李丽云美丽出众,但家境贫困。故事开始时,潘家因担心房子被国军部队征用,特地让潘绮珍请李丽云来住,两个女孩的命运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演绎的故事就像秩序断裂中的“焊接点”,将一段破碎的时光缝合起来。小说中多处提及小岛传统的节气、仪式和饮馔,同样得到细致展现的还有服饰、鞋靴、花木、传家珠宝、安居之所,“物”与人的关系亲密熨帖,保持着生活的完整性。此外,章节小标题也相当用心,如“愿作鸳鸯不羡仙”“旧国婆娑几树梅”“四面边声连角起”等,这些古意化的处理为小说赋予从历史深处迤逦而来的缱绻与悲怆,可谓一种“红楼”笔法。值得一提的是,杨怡芬有意识地将于右任先生在基隆遥望大陆所写的“鸡鸣故国天将晓”改为了“鸡鸣故国天将小”,一字之动,可见慧心热血。

  在叙事的精神层面上,《离觞》又是“现代”的。即便有“内战史”这个真实的框架打底,我们也不要忘了作者最擅长书写的是那些有着丰富心性和自立意识的女性。小说以温情细腻的笔墨塑造了动人的女性群像。既有至情至性的李丽云和潘绮珍,也有秦怡莲、宋安华甚至某些有见识有谋略的“军官太太”的形象,她们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女性精神世界的熠熠光彩。李丽云和潘绮珍作为具有现代精神的“钗”和“黛”,幸运地找到了各自的“宝玉”。至于宋以文的妻子秦怡莲和情人宋安华,看起来是让他享受到了“齐人之福”,但两个女人都聪慧精明,秦怡莲一本经济帐算得通透明了,宋安华哪怕没有名分也要留在他身边。这两个女人决绝的选择表明,不是男人拥有了她们,而是她们自己决定是否愿意被拥有,哪怕是“缺席”或“离场”也是她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这四个女性构成了对称性的形象结构,她们的故事在潘家汇集,又各自生长和蔓延,在张弛跌宕间深深地烙下了时代和战争的印痕。在脆弱无望的时局中,是她们主导和建构的日常秩序构成了生活的基石。她们缔结的珍贵坚韧的情义稳住了流离乱世中的仓惶人心,就像杨怡芬自己所说,她真正想探讨的是“女性在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独立”。这个问题在今天依然不失现实意义,即身为女人在婚姻和爱情当中该如何自处,《离觞》给出的回答令人感慨,也令人动容。

  从宏观的背景和题材来说,我们可以将《离觞》归为“内战”叙事。那些硝烟弥漫的海战、一路疯涨的金圆券、醉生梦死的人们、神秘的生意人“磨叽先生”、道宫里正在溃烂死亡的士兵、一败涂地的国民党军心,都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幅历史剧烈变动的画面。如果从细处着眼,《离觞》又有别于一般的内战叙事。杨怡芬从“地方史”和“地方性知识”的角度为那段悲情壮烈的国族史写下了独特的一笔,以女性的温婉细致为战争中的人与事、爱与欲赋形,记录着离乱中的忠贞与背叛、生死中的热恋与守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有了准确深厚的史料功夫托底,这一份书写亦有了金石般的清晰和深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新视野
   第03版:分销新视野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产业观察
   第06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7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8版:集团产经
   第09版:传媒新媒
   第10版:世界出版/中外交流
   第11版:世界出版/中外交流
   第12版:业者论坛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15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16版:中国阅读周报·荐书
首届谢灵运诗歌(双年)奖揭晓
黄河文化的记忆
小牧马人底色的纯真与坚硬
非常历史中的日常与女性
广告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荐书16非常历史中的日常与女性 2022-11-08 2 2022年1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