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融合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AIGC,传媒工作者需调适角色定位

  ■陈 丹(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院长)

  在我国,AI的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资本投入、人才基础,以及不能缺席的企业家精神。智能家居、艺术创作、自动驾驶等,都是我们能日常能够接触到的AI应用领域。传媒界尤其关注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这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最近,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推出了辅助办公的ChatExcel,“动动嘴皮子就把表格改完了”。这代表了一个趋势,即依托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未来将更加广泛地与既有的专业工具融合,降低学习成本和使用门槛,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这种基于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以及生成式对话模型对传媒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核心还要归于AIGC,这也是现在学界业界广泛讨论的话题。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出版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已经接近6年的时间了,当时它给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只能用来写程式化文稿的传媒界,带来了很大的认知冲击。去年年底,OpenAI公司推出了ChatGPT,它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和生成式模型,具有十分强大的通用性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甚至超越了很多AI从业者的设想。北京时间2023年3月15日凌晨,ChatGPT发布了4.0版本,性能进一步提升,拥有多模态能力,甚至可以接受图像输入并理解图像内容。基于ChatGPT的技术路线,它更加适合解决复杂的AIGC问题,再一次引发传媒界的关注和震动。

  国内,2月7日百度官宣文心一言,也就是国内版“ChatGPT”后,先后有650家企业接入其中,但这只是绝对数字看起来较大,在全部机构这个总量面前仍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根据李彦宏在内部信中透露的信息,百度的搜索、云服务、自动驾驶、智能硬件等都将接入文心一言。这从一个侧面能够反映出它广阔的应用空间,也是这些机构竞相接入的基本前提。

  创新扩散需要一个社会过程,最近10多年来,相关机构在AI的传播和普及方面做得较好,AI领域也确实产出了一些效益良好的项目,尤其最近国外一些企业利用ChatGPT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将创新扩散的进程快速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因此而剧烈发展的AIGC可能将内容爆炸推向新的高潮,识别、判断和鉴赏高质量内容的能力将进一步成为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关键之一。生成式对话机器人对工作中各个流程的微观渗透可能十分快速和深入,辅助、引导创作和生产过程,提升产业效率。因此,传媒工作者要明确人类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并基于技术现实,有效调适自己的能力和角色定位。

  不过,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可版权性和版权归属问题,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集中讨论后,有待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检验。未来,可预期的一类关键影响,可能表现在伦理层面——如何规范用户的使用行为,使其在负责任的框架内创造价值;如何借由人工智能填平数字鸿沟,而非因个体判断能力的缺失导致认知和公平正义层面不平等的加剧。同时还要看到,国家安全、隐私保护、政策环境、系统兼容等因素无不在不同角度发挥着关键影响,尤其是不同硬件商是否有意愿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其中的博弈错综复杂。因此可以说,具体的某一个生成式对话机器人的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量变会引起质变;库茨维尔定理指出,一旦信息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技术就会以指数的形式快速发展。GPT是诸多技术路线中的一种,当前的确体现出一定的技术优势,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青睐。随着其算法的改进、训练数据和参数的不断丰富,其能力有较大概率会实现质变,但仅此依然难以认定其会成为元宇宙时代或人工智能时代的奇异点——我们很难预料其他路线的技术爆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第03版:专题/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广告
   第06版:分销新视野/晒新谋划
   第07版:分销新视野/晒新谋划
   第08版:优案推介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现场报道
   第11版:融合出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出版专题/动漫图书
   第15版:出版专题/动漫图书
   第16版:综合
   第17版:产业数据
   第18版:业者论坛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行情报告
AI迎来奇点,出版传媒业会被如何改变?
工作是被掌握AI工具的人淘汰的
面对AIGC,传媒工作者需调适角色定位
AI革命,阵痛是一种必然
GenAI是对内容生产方式的革新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融合出版11面对AIGC,传媒工作者需调适角色定位 2023-03-24 2 2023年03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