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融合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GenAI是对内容生产方式的革新

  ■汤 杨(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对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对于出版传媒行业而言,所有的Generative AI(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都会是一个重大创新。如果互联网是对传播方式为主的革新,那么GenAI就是对内容生产方式的革新。它的革新点,让知识和知识人,摆脱了内容生产成本的束缚、对媒体介质的束缚,甚至摆脱了文笔能力的束缚。这个革新我们必须拥抱,而且应该带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态度。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是具备真知灼见的,但是他们的言辞未必优美,很多内容因此埋没,GenAI的出现让这些人凭借核心认知,就可以生成适合传播的内容。两个极端的比喻,一个6岁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自我价值观和见解,赋予再多工具也很难生产出好内容。反之如果霍金还活着,利用GenAI可以把自己对这个宇宙的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

  百度推出的文心一言是一款类GPT产品,也是中国自己的生成式对话人工智能,相比GPT模型更懂中文。内测有650家企业接入文心一言,这是趋势,也是必然。面对大模型领域的商业空白,出版业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是否该利用大模型技术与产业结合或者为大模型贡献内容。我认为,出版业肯定应该无一例外地对大模型进行应用,特别是付费应用,相比于人工和传统技术服务,其效果和成本性价比都极高。

  但如果想要将内容接入某一个大模型,我则建议要慎重。版权内容进入大模型和内容上网是不同的,内容上网是可逆的,内容可以下线。但是一旦进入大模型,其过程是不可逆的。龙源也正在联合出版业、传媒集团积极探讨与文心一言的合作路径。我们要极力避免近一个世纪生产的内容,最后成为了某一家或多家公司的私有财产,而内容的创作者完全没有回报和收益。但是同时,如果站在国家竞争力的角度,出版单位是否能聚合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打造出中国领先于世界的GenAI,是需要平衡和探讨的问题。如果所有的版权内容都不进入大模型,无论是哪家公司的大模型对中文世界的服务都不可能是最好的。

  龙源目前也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我们正在为出版行业研发一套利用GenAI进行内容确权、选题、生成、汇编、传播等的全产业链内容生产辅助工具。如果说文心一言/GPT等同于互联网时代的HTTPS协议,那么龙源做的是网站和APP这种可被广泛使用的应用, 我们在2022年底已经上线了“知识树”平台,其定位就是利用AIGC技术,成为出版产业的AI赋能和应用平台。

  不少出版人对AIGC保持警惕态度,我并没有这样消极。最让我兴奋的是,现在有至少80%的知识精英并没有在创作内容,随着AIGC的赋能,这一情况一定会改变。之前时尚领域有一句玩笑,说8000元月薪的编辑在教月薪8万元的人怎么穿搭,而未来更多真正有知识的人可以低门槛地创作内容。目前可以看到的AIGC最简单的应用是减少出版企业的内容生产成本,创收应用是把每一本书都变成一个机器人,用户看了书后可以和这本书对话、答疑解惑。龙源近期就会推出这样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和出版传媒同行一起,借力通用平台技术成果共创AIGC驱动的数字化新格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第03版:专题/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广告
   第06版:分销新视野/晒新谋划
   第07版:分销新视野/晒新谋划
   第08版:优案推介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现场报道
   第11版:融合出版
   第13版:专版
   第14版:出版专题/动漫图书
   第15版:出版专题/动漫图书
   第16版:综合
   第17版:产业数据
   第18版:业者论坛
   第19版:精品精荐
   第20版:行情报告
AI迎来奇点,出版传媒业会被如何改变?
工作是被掌握AI工具的人淘汰的
面对AIGC,传媒工作者需调适角色定位
AI革命,阵痛是一种必然
GenAI是对内容生产方式的革新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融合出版11GenAI是对内容生产方式的革新 2023-03-24 2 2023年03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