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英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强调“抓好全党大学习、干部大培训,要有好教材”,并亲自为第四批、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20多年来,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五批68种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形成了全国干部学习读本、全国干部专业知识读本、科学发展主题案例教材、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材等系列教材,对今后进一步做好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编写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正确处理好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阅读对象,同时兼顾其他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由中央层面组织编写,代表着国家级教材水平。它作为特殊出版物,不是个人论著,不是个人观点表述,而是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国家意志,政治性强、社会影响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政治把关。干部培训教材应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和高度,对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学理阐释,对领导干部实践中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疑惑进行有学术依据的针对性回答,通过学术的分析框架,更加清晰、系统、全面地讲透理论的本质精髓及其蕴含的逻辑关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毋庸讳言,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解释性,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避免写作者将个人的理解和观点渗透到教材中,避免学术语言的堆砌,正确处理好政治性和学术性两者的关系,把握好“度”,确保教材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又具有一定的学理深度。
二、正确处理好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是全党开展理论武装的重要载体,要及时把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等编进教材,及时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帮助广大干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同时,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阅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材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要兼顾实践性,使教材更符合干部的阅读特点和学习需要。大多数干部不是专门从事理论研究工作,而是从事具体的实践工作,偏重于阅读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内容。干部学习培训教材要注重实践性,培养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群众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为广大干部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三、正确处理好表述的严谨性与可读性的关系。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是对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央大政方针的权威解读,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声音,重大理论、重大观点、重大判断的表述必须严谨规范,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这也是教材政治属性第一的具体体现。从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编写实际情况看,各教材编写单位都能做到严谨表述,但有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为确保表述的严谨性而多以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中央出台的相关文件等作为写作材料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干部学习培训教材语言风格有公文化的倾向,影响教材的可读性。然而,教材的可读性要建立在严谨性的基础上,过于注重教材的可读性,必然在表述上影响严谨性。在写作过程中两者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既不能为了严谨性而忽略可读性,使教材成为生硬的文件;也不能为了追求阅读的生动鲜活而忽略严谨性,使教材失去其本质属性。这是考验写作者政策把握能力和文字水平的重要方面。
四、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经过不断探索,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
加强科学规划。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编写工作是系统工程,需加强整体设计,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既要在宏观上把握好整套教材的主题,注重与前一批教材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也要注意整套教材中各单本教材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每批教材在组织编写前都要提前制定详尽周密的编写工作方案,对教材主题、编写书目和编写者、编写体例等基本要素作出明确规定。充分发挥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领域专家学者作用,加强对教材编写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确保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在顶层设计上做到科学可行。
选优配强编写队伍。高水平的编写队伍是保证教材质量的关键。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的特殊性决定了对编写人员的理论水平、知识层次、实践经验、工作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聘请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担任教材执笔者。经过五批教材编写的探索实践,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基本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编写团队。每本教材编写单位由中央和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校)、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构成,确保教材的政治性、学理性、可读性,真正做到了集全国一流人才编写一流的国家级教材。
强化过程管理。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从正式撰写书稿到出版发行历时一年有余,时间紧、环节多、节奏快,必须强化过程管理。一是关口前移,夯实基础。为避免教材书稿后期在框架结构上做大幅度调整,在写作前对各本教材编写提纲进行论证,确保框架结构科学合理。二是建立日常联络沟通机制,编写者定期报送阶段性成果,组织者对阶段性成果进行审读,对个别质量不高的教材提前介入,邀请专家“会诊开方”。三是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编写部门深入教材编写一线,实地掌握教材编写情况,对编写单位提出的问题及时研究、认真解答,确保教材编写不走弯路。
坚持编审分开。教材的编写、审读、审定由不同的专业部门来完成。其中,审读是教材出版前关键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材的编写者较长时间陷入教材编写工作,有时反而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材书稿形成后,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新的审视。审读工作能否取得好成效,关键在审读专家。遴选与教材相关领域最权威学者或领导干部担任审读专家,邀请部分干部以读者身份参与书稿试读,出版社责任编辑提前介入,充分聚集各方智慧,发挥各方优势,从专家、读者、出版者三个不同角度提出修改意见,充分发挥好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政治把关、专家学者的学术把关、责任编辑的出版质量把关作用。
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20余年宝贵的编写经验,为今后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其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不可代替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