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编客·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返法兰克福书展,版权编辑的真实体验是?

  ■长 闲(大风版权经理)

  全球疫情结束,中国出版集体“返场”法兰克福书展,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历经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我和公司的其他伙伴于17日晚抵达法兰克福。18日书展在即,我们一行人凌晨就开始振奋精神。时差是一种不可抗力。

  第75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Frankfurter Buchmesse)于10月18日~10月22日举办,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最享盛誉的书展,被誉为世界出版人的奥运会。鄙人作为一名从业数年的版权人员,海外参展经验倒有那么一些,只是时隔3年,记忆蒙尘,往昔的种种“老练”已经被时间洗刷得不剩下什么了。既然如此……那就开启一趟崭新的旅程!

  我们住在距离书展车程30分钟的小镇上,买车票时发现4个人居然要64欧元,我不禁疑惑:3年前是这个物价吗?往返要128欧元,书展5天可就要600欧元了,不记得以前花过这么多钱啊……心里的算盘声噼啪作响,越打越心虚。保险起见,我拦下了一位热心的德国群众,请他帮忙买票。既然他买的车票也是64欧元,那我只有选择相信!

  等车时偶遇一位同样去书展的参展人员,瞄到她挂在包上的书展门票,我了然于胸:这是不言自明的接头暗号。于是我上前攀谈,想打听去书展的事,可惜这位外国出版方也是第一次从小镇出发,我们实在无法互相帮助。交谈间她提起了门票的用法,下一秒老板发出惊呼:“哎呀!想起来了!以前去书展从不用买车票!”书展期间,持有门票即可免费乘坐德国RMV交通系统下的巴士或火车往返展场。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图书盛会,本届法兰克福书展共开放4个展馆,每馆2层。我需要参加艺术类图书的相关会议,它们主要集中在5号馆和6号馆。虽然两个展馆号码相邻,但往返也需要十来分钟。场馆很大,参会前最好在书展官网提前研究一下地图,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抵达。

  一入会场,同事们便分散开来:编辑——负责搜罗图书和选题,在极短的时间内看遍所有展商的重点推介产品,了解世界图书出版文化事业的现状,分析趋势、把握变化。

  设计师——探索钻研五花八门的图书设计,留意令人眼前一亮的展位搭建,以好创意充实自己的灵感。

  老板——在和我开会。安排版权会议是一项颇费心力的工作。长期合作的老朋友肯定要约见,一直线上联络,线下素未谋面的新朋友也得趁机会面。

  除此之外,尚未达成合作的新客户必须尽量拜访,时间不合、没约上会议的外方也要见缝插针到他的展位晃一晃,看看能不能加排一场。

  T&H出版社在艺术视听出版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他家书籍种类多样,既包括学术研究和评论,也包括面向普通读者的艺术通识和文化指南。我和老板兴冲冲地奔赴第一场会议。接洽与我们的版权经理是中国人,这令我们在沟通上方便许多。前三年只能线上相见,对比之下才知道隔着屏幕开会远不够真切。版权沟通不应只停留在业务处理上,尽管网上选书、邮件联系也可以达成交易,但唯有当我们坐在一起,谈论出版和艺术,讨论全球出版环境正在发生的变化,发生了面对面的真实交流时,我们手中的书籍才能传递出精神的温度。

  当天下午我们拜访的Schirmer-Mosel出版社则是一家非常有风格的机构,与场内熙熙攘攘的环境不同,走进Schirmer-Mosel的展位,我一瞬间就被宁静的氛围包裹住了。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一次版权洽谈居然是由社长Lothar Schirmer先生亲自负责的。我喜笑颜开地坐下,告诉老先生:“您是我今天最后一个会。”老先生也笑呵呵地说:“你也是我今天的最后一个会。”S社拥有近50年的历史,他们的书目里展示了已出版的全部图书(也称为back list)。

  我一边翻书目一边惊喜地指给他看:“薇薇安·迈尔这本彩色摄影集,我们即将出版它的中文版,还有这本、那一本……”选题的重合对于版权编辑来说是件好事,选品思路相近,意味着对方已经出版的其他书籍很可能也对得上我们的思路。我向社长咨询了一些感兴趣的产品,其中有一些是他们的原创策划,另外一些是他们购入的引进版权,最令人惊讶的是,社长居然对引进细节知道得一清二楚,甚至提笔“唰唰唰”地写下了每一家版权方的名字,便于我接下去进行沟通。

  “这些书都是您亲自签下来的吗?”

  “是呀,在书展上逛到的,你不也是这样吗?”

  但我其实背不下来我们的list……看来我的版权之路还很长……

  有意思的是,翻阅书目时我居然发现了一本画风与其他产品“格格不入”的书,它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本书看上去……不太一样。”为什么艺术书丛里陡然出现了……一只狗?“呵呵呵,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服自己出版这本书。”社长没有直接回应我的疑问,但此时此刻我觉得他更酷了。

  会议之间偶有闲暇,我会默默观察逛书展的人们。每次来到欧洲,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与人之间气质分明,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大家不同,大家都好。”迷人的差异、多元的交融,也是我们能够从法兰克福书展汲取澎湃活力的原因。

  一天会议结束,老板带大家去吃德国名菜:脆皮猪肘!会场的食物真是不行,又贵又难吃(可能全世界都这样?)辛苦一天,晚上可得吃点好的。书展附近的餐厅一般需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书展期间餐位尤为紧俏,没有预约直接前往大概率会吃闭门羹。

  回程已入夜,到了酒店很想整理一下当天的会议纪要,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累瘫在床上什么也没做。同事们想象中的“晚上下班可以去喝杯酒”,那样的场景在我的出差生涯中还从未发生过。

  法兰克福的秋天有点凉,清晨经常飘起细雨。阴天虽多,但若赶上阳光明媚的时刻,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停下脚步眺望远方升腾而起的云。时隔3年,重返书展,能够在场馆各处看见中国出版人的身影,对于我个人来说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

  会面的发生意味着传播、交流、融合、创新正在悄然而至,它们于无声处悄然绽放,并不表现得那样轰轰烈烈,但版权交易的价值正在于此。

  作为一名版权编辑,耕耘在这片精神的广袤土地上,看着一本本新书如种子一般慢慢破土,成为树、成为花、成为它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在这样悠长的时光里我们也会一步步走向理想中的自己吧。

  (完整版请见编客实验室公众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
   第03版:浙江书展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6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7版:版权产业
   第08版:专题
   第09版:优案推介
   第10版:出版报道
   第11版:资讯
   第12版:精品精荐
   第13版:中国编客
   第14版: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15版:中国编客·人物
   第16版:中国编客·专栏
   第17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8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19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浙少社&百分茶推《罗刹海市》茶饮,效果炸裂!
重返法兰克福书展,版权编辑的真实体验是?
深耕内容行业20年,7次跨越,我如何穿越周期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编客·专栏16重返法兰克福书展,版权编辑的真实体验是? 2023-11-10 2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