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关键词 彝族 海菜腔 烟盒舞
~~~关键词 农业 品牌 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山海经》 插图 结构
~~~关键词 中国式童年 地域文化 乡土题材
~~~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土变迁中的童年成长
关键词 中国式童年 地域文化 乡土题材
《北北村的光》陈天中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3年5月版/35.00元 ISBN:9787533496388

  ○李  燕

  当下中国高速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衍生出复杂多样的童年生存状况,因此,近年来很多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从不同层面描绘出不同时空中的“中国式童年”,全方位地展现出当下儿童的生存现状、情感需求与梦想。儿童文学作家陈天中创作的儿童小说《北北村的光》就是其中的一部。

  小说讲述了一个从特定乡土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儿童成长故事:随着时代发展,世代逐水而居的连家船民在政府的帮助下纷纷上岸定居,小主人公江楠一家也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但在上岸就读后,江楠因为船民的身份和学习基础差,遭受同学们的嘲笑,没有父母庇护更让他举措不安、自卑低落。后来他加入了合唱团,在歌声和老师、朋友的帮助下,他逐渐燃起自信和希望,学习成绩迅速提升,周围的孩子也渐渐转变对他的态度,大家都在慢慢成长。

  儿童小说的艺术重心是塑造个性鲜明的真实的儿童形象。该书的主人公江楠在家庭、校园、社会三种生活环境的融合影响下,既有特定时代下的普遍童年样貌,也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烦恼、快乐与梦想。

  《北北村的光》是一部以成长为主题的儿童小说,如何构建一条清晰的成长轨迹格外重要,因为儿童成长不仅包括外在可见的年龄、外貌等方面的有形成长,更体现在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无形成长。江楠的成长属于一种渐变式的成长,作者以舒缓的调子详实地描述了江楠在离开船家、上岸就读后所经历的从排斥到接纳的内心成长过程,在此过程中他收获了成长与变化、快乐与烦恼、友谊与收获,也保留了一个船家子弟不变的愿望。江楠的自主选择和自为担当体现了新一代儿童的自尊、自强和人格独立,这无疑是一种珍贵的童年精神。

  作家为《北北村的光》设置了一个鲜明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把江楠等船民孩子的童年成长放置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真实再现了不断加速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对当下儿童生活、精神和思想面貌的重要影响,生动表达了儿童成长环境、人际交往与社会变迁、文化转型的现实互动。书中还出现了连心、林水根、黄文坤等多个儿童形象,他们对江楠从鄙视、欺辱到接受、爱护的转变也表明了他们自身的成长。

  《北北村的光》中的成人形象在江楠的成长之路起到不同作用,他们在面对生活方式的改变时也展现出不同个性和丰富的内心。相较于姑姑的开放和勇敢,爷爷和爸爸表现出开明又守旧的矛盾心态,这其中包含着对船与海的眷恋、对岸上生活的不适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迷惘。两位老师都属于儿童理想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尤其是杨老师在发现江楠的好嗓子后不断鼓励他、栽培他,让他得以找到自信,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他们的出现使小说弥散着对儿童世界的理解、尊重、宽容的成长关怀。

  《北北村的光》更是一部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儿童小说。作者笔下的船民及海边小镇有其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充满令人神往的淳朴韵味。船家“依公、依爹、依妈”的独特称谓、物什名称、特殊食材及其烹饪方法,给读者提供了一次品位独特的福建船家生活和民俗风情的阅读经验,读来耳目一新。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为江楠的成长提供了独特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也极大成就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面貌。书中多次提到福州的“疍民渔歌”,这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记载了疍民贫苦的生活、婚庆的热闹、新年的祝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堪称船民文化的生动写照。作家带着欣赏和眷恋的文化认同,将濒临失传的疍民渔歌渗透在小说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有助于新时代儿童对族群特色传统文化的接受和传承。

  有学者注意到,在近年许多乡土题材的儿童小说中,生气勃勃的民俗风情描绘逐渐超越了故事和人物,并以文化价值替代了故事的审美价值,由此造成乡土题材儿童小说总体上的叙事缺憾。《北北村的光》为突破这一艺术瓶颈作出了可喜的探索。作者不仅忠实描摹了船家生活的自然生态,而且从儿童视角书写了渔民上岸定居的适应过程。小说所描写的江楠的童年生活被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和文化印记,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中“乡土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精准地捕捉到了船家在社会转型中普遍的生存状况,也写出了这一独特群体普遍的社会体验、心理渴求和精神力量,无疑为小说增添了丰富立体的社会背景,也拓展了作品的艺术广度和思想深度。可以说“北北村的光”是船民及其下一代幸福生活的希望之光,是属于北北村的时代之光。 

  总之,在《北北村的光》中,作家陈天中展示出他对乡土题材儿童小说的驾驭能力,他将江楠的成长故事与充满诗意的民俗风情深度融合,并加入自我童年参加校合唱团的美好记忆,为这部质朴生动的儿童小说写作找到了坚实的生活和文化支点。期待作者继续深耕,在这一丰沃的领域勾勒出一片带有鲜明地域文化色彩的艺术疆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稿/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
   第03版:优案推介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优案推介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上海童书展/现场
   第09版:专题
   第10版:分销新视野
   第11版:分销新视野
   第12版:优案推介
   第13版:“最美的书”专题/优案推介
   第14版:“最美的书”专题/出版报道
   第15版:“最美的书”专题/出版报道
   第16版:“最美的书”专题/优案推介
   第17版:出版报道
   第18版:出版报道
   第19版:融合出版
   第20版:成长教育
   第21版:业者论坛
   第22版:资讯
   第23版:茅盾文学奖
   第24版:精品精荐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海菜腔、烟盒舞:历史传承与时代重任
读懂中国农业品牌政策发展脉络
一部落实“两创”的优秀读物
乡土变迁中的童年成长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精品精荐24乡土变迁中的童年成长 2023-11-24 2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