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帅帅(上海古籍出版社市场部主任)
以“坚定文化自信,铸就出版新辉煌”为主题的2024北京图书订货会于1月11日~1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上海古籍出版社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立足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图书和创新多元的展现形式,全面展示新近出版的重磅典籍文献、学术精品佳作以及优秀的艺术人文类图书,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古籍出版的华彩篇章。
在典籍与文献整理方面,上海古籍出版社多点发力、成果丰硕,不乏重磅文献。《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是重大文化工程“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中《敦煌文献全集》的一种,全书由荣新江教授主编,首批出版第1册至第60册,预计全160册。《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是继睡虎地秦简、岳麓秦简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包含20多种不同类型的文献。其中《公子从军》《教女》《制衣》《禹九策》《酒令》等大量内容为前所未见,另外一些如日书、算书、《从政之经》等,则可补充深化对同类题材出土文献的认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推出了备受关注的“三言·会校本”中的2种《喻世明言(会校本)》和《警世通言(会校本)》,《醒世恒言(会校本)》也即将出版。新近出版的《清诗话全编·道光期》,共收诗话91种,是出版至今成果中体量最为庞大的,其中收入了不少重要与稀见的诗话品种,如《伯山诗话》《卧园诗话》等。《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选刊》从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所藏的西文文献中精选了6种文献,涉及博物学、建筑设计、服饰文化等方面,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17世纪~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汉籍合璧精华编》选取中国大陆缺藏而秘藏于海外各公私机构中的汉籍中具有珍贵文献价值的品种或版本进行标点校勘,或以集注、汇评、汇校、补正等形式整理的首批成果。
上海古籍出版社历来重视学术的前沿发展趋势,在学术研究出版领域成果颇丰。《杜诗学通史》的出版弥补了此前尚无一部完整描述自唐至今杜甫研究全貌的通史性著作的缺憾,全书包括《唐五代编》《宋代编》《辽金元明编》《清代编》《现当代编》《域外编》6种,对千余年杜诗学发展历程作全景式展现。《周易象数学史》系统论述了象数易学自先秦至明清的发展历程,阐明了不同时代易学家的象数思想及其注经的体例方法,并对象数易学史上的一些公案做了考证,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中古探微:伊沛霞中国史研究》精选了海外汉学家伊沛霞教授关于中国史的代表性论文凡11篇,是其从业治学50年以来成果的集结。《中古的社邑与信仰》一书结合中古时期民众的佛教信仰,考察了社邑这一基层社会组织的形态及运作,并对中古时期的圣僧和罗汉的信仰与仪式进行了研究。《重写秦汉史》分为文字发展、文书行政、律令法系、徭役制度、军事制度、政区地理、信仰世界、时间秩序、里耶秦简等九章,各章着力梳理该领域的主要出土资料和研究进展,阐发作者的最新研究见解。《变动的传统》重新观察、论述与中国古代政治相关的种种惯习、心态及其变迁。《吐鲁番的典籍与文书》全面反映了对吐鲁番文书研究的新见和对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洞察。《唐代金银器研究》研究了唐代及唐以前金银器近500件,对每件器物都进行了详细鉴定、深入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唐代金银器资料最全、研究最深的著作。
在每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人文艺术类新书一直是读者关注的重点。“孙英刚精讲隋唐史系列”共3册,分别是《隋唐:帝国的形成》《隋唐:盛衰的痕迹》《隋唐:文明的转向》,带领读者走进灿烂开放的隋唐世界。《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是宋代《营造法式》经典彩画的复原,历时12年绘制而成——包括《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200多幅,以及《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锦纹复原图16幅。其他颇受读者欢迎的大众人文类图书还有《柳如是绘人物园景册》《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典藏版)》《小学生彩图启蒙字典》《诗词读写初阶》《盒具的文明》《坐具的文明》《汉字阐释十二讲》等。
在2024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举办2场重磅活动。1月12日上午,陈尚君教授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代表,将围绕《唐五代诗全编》的编纂历程、特点、与清编《全唐诗》的区别、目前的进度等读者们关心的话题展开对谈。1月13日下午,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将举行“宋代纹样之美——《中国古代建筑纹样》新书发布会”活动,故宫博物院正高级工程师、学者陈彤与服饰史学者陈诗宇分别从“艳雅:从宋代彩画看另一种宋式美学”“从服饰及纹样看宋代审美”出发,为观众解读属于大宋的风采,并共同探讨传统纹样、传统美学对于当下社会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