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失去
关键词 行走 还乡 上海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中江
文学类
(10种)
“返乡”是永远的文学主题,本期文学书单,好几本与作家的精神故乡有关。行吟诗人刘年出了非虚构作品集。作家刘心武“寻觅”童年记忆、往昔交流。《繁花》正播,张广天的《来日可追》写了另一个上海。王朔的“起初”系列低调出到了第三本。
《不要怕》刘年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10月版/58.00元
ISBN:9787572614279
该书是行吟诗人刘年首部非虚构作品集。全书以生命为出发点和目的地,写下了关于生命的经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生命的追求,表达了作者“永远在路上”的不同凡响的创作观和生活美学。该书分为五辑,分别记录了作者骑摩托车旅行等经历和感悟。
《觅》刘心武著/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10月版/69.90元
ISBN:9787547322420
该书由三辑构成,分别是散文随笔辑《觅》,文学批评辑《三言卮谈》及剧本《大海》。作者回忆起母亲烹饪的令人垂涎的四川美食、情有独钟的河北小吃“饹馇盒”,还有童年记忆中“糖瓜儿”等的香甜味道,亦念及与文坛诸多名家菁英或切磋交流、互勉砥砺,或蒙恩承教、教学相长的诸多往事,将温情满溢的动人时刻定格为隽永生动的篇章。
《故乡那么辽阔,为何还要远行》王选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10月版/56.00元
ISBN:9787559478757
该书写到了以作者为代表的80后、90后一代人从异乡返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抒发对故乡的忧与爱,亲近与隔膜。担心故乡消失是每个漂泊异乡者内心的隐忧,故乡也映照出不同代际人的心理与情感。该书分为“端午记”“夏至记”“中秋记”“冬至记”“立春记”“清明记”,把故乡四季物候、春耕秋收的细微之处定格、复现,对比往昔和当下,反思当代人快节奏生活的意义。
《起初·绝地天通》王朔著/新星出版社2023年11月版/88.00元
ISBN:9787513353090
《起初·绝地天通》是四卷本系列小说《起初》中的第三卷,该卷取材自《山海经》《尚书》等古籍,讲述了炎黄阪泉对峙、大战蚩尤、巫师大会、颛顼绝地天通等上古故事。王朔在该卷自序中说,“绝地天通是断绝天地也即人神感通的意思,是发生在上古大约四五千年间帝颛顼时代一个治安事件。就我阅读范围,绝地天通全部文献止《吕刑》小二百字。写小说也只能以一当百、当千了。”
《来日可追》张广天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23年11月版/108.00元
ISBN:9787541167799
该书是一部关于上海和与上海有关的中国的长篇小说。书中有旧上海和新上海的场景、人物,有 这个城市的骨血、脉络和灵魂的秘径。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情人,公园长椅上日复一日等待盼望的白俄钢琴师,天才的少年,美丽而奇幻的玫瑰园以及惆怅中执守不弃的老克勒。多重方法论的叙述,小说和非小说融为一体,一个大舞台的不同场景在转换,一些鲜明的人物性格在交织,最终呈现出大事的场面。
《地上的天空》钟求是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1月版/45.00元
ISBN:9787530223208
该书是著名作家钟求是的最新中短篇小说集。钟求是以简洁、轻灵又蕴含诗性的文字,虚构了一个名叫“昆城”的小镇,并由此建造起开放而独特的文学天地。那里有无数平凡的人,他们过着庸常而平淡的生活,其中有困顿于婚姻围城里的藏书者,有执迷于追寻宇宙与时间奥秘的科学家,有在缺爱家庭和畸形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叛逆少年……
《打击队》吕铮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1月版/56.00元
ISBN:9787020183265
该书是热播剧《三叉戟》原著作者的新作。作者吕铮曾为公安部猎狐缉捕队成员,从警经历丰富,多年来专注写警察故事。小说写了一名小警察的“开挂逆袭”之路。因意外破获大案被特招入警的昔日辅警邰晓阳,被分配到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工作。邰晓阳小名“太阳”,人如其名,性格热情阳光。他笃信正义,要将每件事都做对做好,这股执拗劲儿让他在一般人眼里显得有些另类。在他的想象中,到了打击队定能惩奸除恶、一展身手,不料遭遇了诸多挫折。
《大辽河》津子围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23年12月版/58.00元
ISBN:9787531365815
该书是一部以中华民族文明探源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我”对于辽河的走访、探寻为主线,讲述了辽河流域历史上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追溯辽河流域生态形成原因,塑造了“三哥”“四叔”等独创的文学人物形象。作品合理地运用了跨时空和跨文体写作,对辽河的“当下”现实进行“考古”,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书写辽河流域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的变迁,发掘悠长时空隧道中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和“活化”精神。
《我该走了吗》[美] 李翊云著 张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10月版/79.00元
ISBN:9787532793464
该书为华裔作家李翊云首度授权的小说中译本。年过八旬的主人公莉莉娅,在整理旧日情人遗下的日记时,回首过去,百感交集。日记里巨细靡遗地记录了罗兰的情事。莉利亚不厌其烦,为每件事添加注脚。一段持续数十年的隐秘关系缓缓揭开。火焰般的激情,湮没一切的悲痛,人心在这两极之间往返,却又不得不寻找归宿与出口继续巡航。评论称这部出色的小说审视了人经历过的生活、不断增加的丧失、感知的模糊性。
《家乡博物馆》[德] 西格弗里德·伦茨著 朱刘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11月版/139.00元
ISBN:9787533972554
《家乡博物馆》是德国国宝级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国内首次翻译引进。小说写的是,一座搜集了马祖里文物的家乡博物馆,在一场突然的大火中毁于一旦,纵火者正是博物馆的建造者、文物搜集者、守护者齐格蒙特·罗加拉。随着老人齐格蒙特开始漫长的辩白,马祖里和家乡博物馆的故事被缓缓揭开。媒体评论称,博物馆不仅仅是家乡整个意识形态的隐喻,也是伦茨自己小说的隐喻。
寻觅连接古今的路径
关键词 贸易 路径 罗马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中江
人文社科类
(10种)
回溯历史,是为了找到通往未来的路。《货品易代:古丝路的衰落与新商道的兴替》的研究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延展至中国历史的近代时期。《通向现代财政国家的路径: 英国、日本和中国》分析了中英日三个国家的财政制度发展的关键期。
《封面之下:一本小说的创作、生产与接受》[美]克莱顿·柴尔德斯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9月版/89.00元
ISBN:9787576027792
在这本出版行业的田野观察中,作者深入幕后,追踪一本小说是如何通过这段旅程而改变的。作品呈现了书之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作家的创作过程,文学代理人的角色,编辑怎样决定出版哪些书,出版商如何建立名单,如何销售、存储和宣传图书,以及作家如何选择下一个主题等。
《货品易代:古丝路的衰落与新商道的兴替》 郭卫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版/148.00元
ISBN:9787301345207
该书作者立足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中国与海外大宗外贸商品的更新换代,讲述舶来舶去品的涨落兴替,尤为注重研究一件件“具世界意义”的货品的流通,通过对丝绸、棉花、茶叶、花旗参、檀木、皮毛、鸦片等大宗货品易代的考察,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形态转进得以次第呈现。
《饶宗颐年谱》陈韩曦编/花城出版社2023年10月版/89.00元
ISBN:9787536093478
该书逐年逐月记录了饶宗颐从出生至逝世的生命历程,详细记述了其求学、交游、创作等经历,对其艺能做了全面的扫描和记录。年谱体例按年次先后编写,分大事、事略、著述。从年谱中,可以了解饶公百岁人生旅途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年谱充分体现资料性、学术性、传记性相统一,采用客观记述方法,内容丰富翔实。
《通向现代财政国家的路径: 英国、日本和中国》和文凯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10月版/68.00元
ISBN:9787108063649
该书聚焦现代财政国家的制度建设路径,细致比较、分析中英日三个国家在制度发展关键期的具体历史过程。英国和日本从其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成功开发出公共财政工具,确立了现代财政国家制度,为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而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却未能成功。作者回应了“大分流”的问题,对清政府未能实现财政转型的解释极富洞察力。
《寻秦记》聂作平著/中华书局2023年11月版/58.00元
ISBN:9787101163421
秦人原本是生活在“西垂”的弱小部落,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首都秦邑到最后的国都咸阳,进行了获取空间、东向争霸、战略进取的艰苦努力。该书作者沿着秦人迁徙轨迹,寻找留存在地面上的秦人线索,发现民间风俗和文化中残留的秦人踪迹,在对地理的寻访、考察、辨析中,发现秦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统一六国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寻找马吉影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编 陈旻著/译林出版社2023年12月版/78.00元
ISBN:9787544799393
该书详细记录马吉影片回归南京全过程,并以鲜活而深刻的笔触铺陈南京大屠杀史料细节,将日军暴行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记录下几代爱国人士的奋斗与奉献。内文穿插大量插图,直观还原马吉拍摄的现场画面以及追索南京大屠杀证据的宝贵瞬间,触目伤情,字字泣血。
《汪曾祺1000事》杨早、徐强、李建新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12月版/68.00元
ISBN:9787555913191
该书从1920年汪曾祺出生写起,到1997年他去世止,选取汪曾祺一生中具有史料价值和最能体现个人性格、文学师承、创作经历的事件,以简洁、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该书旁涉历史、文学背景,既是一部体例特别的作家传记,也是一部足以折射现当代文坛的微观文学史。
《疼痛的故事》[新西兰] 乔安娜·伯克著 王宸译/光启书局策划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11月版/128.00元
ISBN:9787545219883
该书讲述一部跨越300年的疼痛文化史。在如今这个充斥着积极心理学、保健品与镇痛药物的时代,疼痛被看作虚弱的象征,该书让人们重识疼痛,看到痛苦自有其意义。书中讲述了18世纪以来关于疼痛的故事,横跨医学、文学、宗教、生物等领域,考察人们对疼痛的讲述发生了哪些变化,信仰、性别、种族、阶级等意识形态因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展现了身体、意识、文化、语言之间的动态联系,为人们理解疼痛提供了新方法。
《犹太战争》[古罗马] 约瑟夫斯著 杨之涵译/郑州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版/168.00元
ISBN:9787564590017
作者以全景式的笔触详尽描述了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的战争过程。包括安条克四世与亚撒曼家族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以及这如何招致了罗马人和庞培的介入;希律是如何推翻哈希曼王朝,成为犹太人的王,犹太人又是如何借希律之死发动了起义;犹太人是如何加强防卫,罗马人是如何作战并占领了那些犹太城镇,溃逃到耶路撒冷的犹太起义者又是如何发生了激烈内斗;在耶路撒冷,百姓是如何在暴力、饥荒与围城中苦苦挣扎,以及罗马人是如何破城并焚毁了圣殿。全书以罗马军队扫除起义军残余、马萨达要塞的犹太人集体自杀的惨烈事件作结。
《世界的边缘: 北海的文化史与欧洲的演变》[英] 迈克尔·派伊著 宋非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2月版/89.00元
ISBN:9787522812205
该书写了一个关于圣徒和间谍、渔民和海盗、商人和掠袭者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如何大胆地穿越北海,建立世人熟知的世界。罗马帝国谢幕时,北海沿岸还是偏远的蛮荒之地,处于世界的边缘。千年之后,这一地区成为全球各帝国的中心。作者将这种转变归功于北海的潮汐和风暴。他生动描述了中世纪北海一带人民的生活,重新发现了那个失落的世界,追溯了持续的海上交流和不同人的行事风格如何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