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业者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关键词 出版物 年代 简写
~~~关键词 出版继续教育 在线课程 知行合一
~~~关键词 按需出版 按需印刷 高质量发展
~~~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POD如何推动图书出版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按需出版 按需印刷 高质量发展

  ○朱武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出版社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要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出版力量,在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上彰显出版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到读者出版集团考察时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出版社责无旁贷,必须发挥精神文化内容生产主体作用,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图书产品,打造精品力作,保障人民精神富足。

  出版社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单位,在发挥主体作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多年来形成了“以产定销”“经销包退”的生产经营模式,出版社普遍存在“大生产、大发货、大退货、大库存、大报废”的不良状况,从出版社到批发商及零售商的库存都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低下。据笔者了解,一些出版企业的图书存销比竟然达到了惊人的8∶2,大于3年的图书库存占总库存的比例,有的高达72%。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总要求下,要实现图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出版社必须探索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以提高经济效益。多家出版机构的实践证明,POD是现阶段推动我国图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模式。

  图书“POD”有两种含义。一是Publishing On Demand,指按需出版。早在1998年,我国首次引入按需出版概念,但是并未获得实质性发展。直至2004年,知识产权出版社率先在国内启动了“按需出版”工程,并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及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和支持,随后,科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相继入局,我国的按需出版才开始起步。二是Printing On Demand,指按需印刷。这是出版行业相对以往“以产定销”模式的一种特定的生产形式,为满足订单需求而进行生产的一种业务安排,是一种理想的无库存销售模式,即“以销定产”。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涵盖编、印、发等环节的一种出版方式,而后者则是一种印刷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按需出版”是当代出版社发挥文化传播主体的核心,衡量一部作品是否出版,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由其内容价值决定,无论是国家所需、社会所需,还是读者所需,只要有价值、有需求就应该出版。如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积极传承中华文化,努力传播海外新知,被广大读者誉为“工具书王国”和“学术出版重镇”。它不仅出版了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诸多普及性工具书,也有只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所出版的《文津阁四库全书》等文献和高端学术著作。《现代汉语大词典》是一部系统记录一百多年来现代汉语词汇面貌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收词15.6万条,1200多万字,汇聚上百位各界学者、编辑集体智慧和心血,体现了当代中国汉语研究、辞书研究的最新成就。这是一部国家所需的词典,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始终与时代同行,贯彻“按需出版”理念,不惜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投入大量的编校力量,才有《现代汉语大词典》试印本的顺利面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版力量。

  北京开卷发布的“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图书零售市场中头部效应明显,销量前1%的品种能为零售市场贡献近60%的码洋,销量前5%的品种能为零售市场贡献80%以上的码洋。反之,95%的图书品种码洋贡献率不足20%,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图书的销量很小。在头尾分化严重的图书零售市场中,出版社要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就必须采用“按需印刷”的生产模式“以销定产”,破除“大生产、大库存、大报废”的不良状况。自2014年以来,科学出版社的按需印刷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年按需印刷次数接近6万次,生产总册数450万册左右,平均印量每次不足百册,有效降低了图书库存,提高了经济效益,形成了良好的生产经营模式,保障了图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按需出版”是理念,“按需印刷”是手段。2023年商务印书馆印量在1000册以下的品种,传统与数码印刷比为4∶6。笔者认为,“按需印刷”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印刷方式,旨在准确把握图书印量,严格控制图书生产成本,包含但不限于“数字印刷”,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出版社经济效益。开卷数据显示,2023年整体零售市场总动销品种237万种,动销新书品种18万种,新书占比不足7.6%,说明图书零售市场存在典型的长尾效应。笔者所在出版社,2023年图书重印率为62%,仍有大部分图书因需求量太小无法达到重印要求,而出现断版的情况。每一本已出版的图书都倾注了作者和编辑的大量心血,耗费了出版社大量的出版资源,是出版社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如果因需求量小无法重印而断版,那将和“按需出版”的核心相悖,是读者的损失,更是出版社的损失。

  近年来,数字印刷发展迅速,印刷质量大幅提高,平张激光印刷质量可与传统印刷相媲美,轮转喷墨印刷的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了,和传统印刷的成本平衡点已经达到1500册左右,印后配套的装帧工艺也不断完善。这给按需印刷带来更多可能,在生产成本可控的情况下,不仅可实现一本起印,还能做到本本不同。出版社通过POD不但能做到全品种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还能在封面设计和装帧工艺上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出版社靠“按需出版”的理念和“按需印刷”的方式,践行着“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的精神,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推动图书出版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品牌金案
   第04版:年度好书/广告
   第05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06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本期关注
   第07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本期关注
   第08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行情报告
   第09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10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11版:出版/编客会精编
   第12版:出版/编客会精编
   第13版:公益广告
   第14版:中外交流
   第15版:中外交流
   第16版:综合
   第17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8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19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0版:业者论坛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论出版物中的年代简写
做可感可及的出版继续教育在线课程
POD如何推动图书出版高质量发展
春节上海文化市场书香浸润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业者论坛20POD如何推动图书出版高质量发展 2024-02-23 2 2024年02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