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应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

  ■郭媛媛(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强人才、数据两大基础生产新要素培育。其中,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适应新质生产力市场实现价值的创新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支撑。其中,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基础,也是中心。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世界第一,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30%。另外,据2022年相关数据测算,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已接近2亿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净增158个新职业中,97个为数字经济职业。在设置新专业和专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有“强基计划”,以及“新文科”“新理科”“新工科”“新医科”,以及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方案等措施。但随着ChatGPT、Sora等横空出世,如何加强适配新质生产要素、生产关系的新质人才培育,应从人才培育整体,特别是大学生全员培养着眼。

  相对于新质生产力人才的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跨界、贯通、一体推进要求,原来高校的精英教育、关门办学、自给自足等模式,传统教育崇拜书本,追求唯一答案,评价标准化、统一化等,已不适应科技快速发展时代。所有大学生应具备新科技理念、掌握新技术应用、运用新技术工具、解决新质生产力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

  为此,建议以北京、上海等科技创新实力强、高校云集城市为试点,高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人才全员培养的数智化进程。

  一是以高校智慧环境全覆盖新生态,加快对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培育的“境育”。建议由教育部和科技部等协同,以政策和专项资金为主导,加快推进高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全覆盖、升级版建设,并支持高校在最新技术应用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深度嵌合,保持高校在数智化校园建设始终的领先优势;大幅度强化、提升智慧教室在高校基础设施中的建设比例,保障、实现高校常态化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完善大学生教育的日常数智化真虚融合场景,促进大学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时代所需的创新开放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养成。(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二是以教学资源手段智能化融合新运用,加快对新质生产力人才数智素质的“新育”。由教育部主导,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围绕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校园教育向虚拟、社会同时开放的复合态的教学新空间,创新采用如功能性游戏等专业教学拟真模型、通讯实验平台等,提高人才培养的智能化水平;鼓励高校基于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升级构筑人才培养新生态,进行“教育链+创新链”的一体化谋划;支持高校综合运用好课堂、移动、混合、智慧、微学习的“教学+自学+协同学习”等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新手段、新形态,建立高等教育多元融合智能化新模态;将社会、企业、线上可用的专业知识、行业实践、各方面人才等教育教学所需数据资源,即时、有机、安全纳入教学过程,以符合人人知识共享、人机数据共享开放、合作、协同动态教学,打造生长态智慧课堂,助力新质生产力人才素质全方位、生成性培育。

  三是以面向社会和在地科技创新产业产教融合,加快对新质生产力人才能力的“合育”。在学校建立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协作模式,培养面向未来产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建议教育部出台有关产教深度协同全面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的专项政策;面向企业、市场和未来,一体推进在地科技、产业、城市建设和高教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面向科技创新开放办学,建立高校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教与学、学与用等开放、互通、联动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的体系架构;以科技创新企业、城市经济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协同的城市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以智能渗透、产教融合为主线,跨界、融汇、创新为特点,构建高校与在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全链条全方位融合、上下层面衔接和横向连接有序的共建合力,实现对新质生产力人才及其能力的创新、协同培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集团产经
   第05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6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7版:3.15专题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0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1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2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3版:伦敦书展
   第14版:伦敦书展
   第15版:世界出版
   第16版:传媒新媒/专版
   第17版:BK中国编客
   第18版:BK中国编客/案例解读
   第19版:BK中国编客/编客会精编
   第20版:BK中国编客/榜样团队
   第21版:精品精荐
   第22版:资讯
   第23版:精品精荐
   第24版:综合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报头
“看家书”如何摆脱盗版蚕食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直击伦敦书展 中国出版渐入佳境
高校应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增补工作开启
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实施
精彩导读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一版要闻01高校应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 2024-03-15 2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