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传媒新媒/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台赋能学术期刊的合规化运营与集约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北京中文出版传媒融合创新发展联盟

  北京中文出版传媒融合创新发展联盟是在民政部门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联盟是2016年为落实国家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出版传媒产业融合创新和期刊的数字化转型,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国内多家期刊主办单位及出版单位共同参与成立的社会组织。

  联盟的注册地为北京,活动地域为全国,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库建设、咨询培训、会议会展、承办委托、国际交流合作等。联盟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恪守公益宗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加强诚信自律建设,诚实守信,规范发展,提高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出版传媒机构之间、出版传媒机构与公众之间、出版传媒机构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传统与新兴媒介的融合发展,带动新兴出版与传媒相关业务的发展,通过拓展国际传播、交流合作、产业研究、文化金融、产业投资、实体运作等核心业务,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合规化运营”与“集约化建设”是学术期刊增强自身实力、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抓手”。

  按照木桶理论,“合规化运营”决定着学术期刊发展的下限,它是保障学术研究质量、推动学术发展的重要基石;“集约化建设”决定着学术期刊发展的上限,它是推动期刊产业实现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路径。而“平台化”就是木桶的底板,如果底板不复存在或出现漏洞,那么木桶的“长短板理论”根本无法成立,所以,“平台化”是实现“合规化运营”与“集约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和绝对支撑。

  目前,我国类似平台并不鲜见,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许多木桶的“底板”与“侧板”并不适配,只能实现有限的或有条件的“合规化运营”与“集约化建设”。

  为弥补上述不足,以更好地支撑与服务学术期刊的“合规化运营”与“集约化建设”,北京中文出版传媒融合创新发展联盟发起并设计,中文集团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承担技术研发、中文集团数字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日前全面上线。而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所呈现出的独特设计理念和技术解决方案值得业内人士深入探究与借鉴。

  平台化促进学术期刊的合规化运营

  围绕学术期刊的合规化运营,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标准建设的合规化、编辑与出版的合规化、出版队伍的合规化以及数字出版的合规化。

  平台作“试验田”,推进标准体系无感化执行。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上线伊始,北京中文出版传媒融合创新发展联盟就组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牵头起草以及30多家省级期刊协会与期刊出版单位共同参编与该平台同名的系列团体标准,这在整个行业内是史无前例的。

  这相当于将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打造成为学术期刊合规化运营的线上“试验田”,并将该系列团体标准糅合到学术期刊出版发行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中来。所有入驻该平台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基于最小化权限原则,减少非关联人为干涉,自动遵循并执行既定的标准,并开启覆盖全流程全周期的合规化运营无感化养成模式。

  三大技术手段,保障编辑与出版的合规化。在学术诚信层面,“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致力为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提供全面且高效的学术诚信保障服务。该系统凭借先进的算法技术和庞大的学术资源库,提供了一站式的学术不端行为筛查解决方案,支持自动存证与快速示证,切实维护学术的公正性和诚信度。

  在编审流程层面,“智能投审稿系统”实现了稿件从提交、初审、复审到录用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而且全流程可追溯、可审计,最大限度遏制了“人情稿”“关系稿”等学术腐败行为的发生。

  在知识产权保护层面,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已筹划启动“电子授权协议书”模式,加快推进学术论文的版权认证和权限开放,并且支持实时追踪学术论文传播路径,切实防止盗用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超级大脑”支持出版队伍的与时俱进。出版队伍的合规化除了强调基本素养和职业资格外,更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再学习能力。如智慧选题服务,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的“超级大脑”,即“学科前沿资讯库”“高精准文献检索服务”“学科知识图谱”“历史选题库/作者投稿库”四合一模式,通过组合应用可构成新的“信息反应场”,支持编审人员提升创新思维力和学术预见力,更好地把控选题策划。

  打破伪“数字出版”,实现高成长赋能。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但是我国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基本是浅尝辄止。为了让更多学术期刊享受到数字出版的红利,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将自身定位于“类孵化器”模式,以合作共赢为宗旨,实现针对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低门槛准入”与“高成长赋能”,包括出版流程数字化工具重塑、基于用户阅读习惯的个性化推送与交互式阅读等,同时平台还在积极开拓数字版权交易、知识付费、广告植入等多元盈利渠道。

  平台化促进学术期刊的集约化发展

  围绕学术期刊的集约化发展,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同样从四个层面发力:人才队伍的集约化、经营管理的集约化、内容资源的集约化、数字技术手段的集约化。

  打造高效率与高水准的出版队伍。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致力打造一个高效能、低成本的人才共享与队伍协作生态系统,力求将期刊出版流程中的编辑、审稿、发布、传播以及知识服务等各环节有机融合,并实现线上一站式管理和服务。此外,平台强化了稿件筛选、学术评价、版权保护、知识挖掘和增值服务等一系列功能,有效赋能编辑团队,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出版品质。

  辅助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业务改进与经营决策。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还承担着“类孵化器”的任务,通过对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各环节所产生的数据资源实现高效汇集与沉淀清洗,转化为有价数据资产,并通过先进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展示出来,辅助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业务改进与经营决策。

  资源重置为学术出版创造更大价值。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大数据”有效利用率很低。所以,平台瞄准学术期刊数据资源的巨大潜力,致力发掘、提炼并激活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平台通过深度整合学术期刊的各种资源,将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比如,针对过刊资源可以转化为有价值的专题报告、研究成果索引、行业趋势分析等多元化产品,间接帮助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更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增加盈利渠道。

  知识服务是技术手段集约化的新突破口。随着数字出版、开放获取(OA)等新兴出版模式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颠覆性变化,更加倾向高效地直接获取知识和解决方案。北京中文出版传媒融合创新发展联盟通过与相关组织、机构以及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共同筹建国际学术文献共享服务联盟(打造“超级知识数据库”),将进一步消弭不同地域和区域之间的数字、技术和知识鸿沟,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在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我国知识服务领域的高质量“对外开放”。

  与传统的“平台化”不同,学术期刊规范出版与知识服务全流程网络平台已经跨入2.0阶段,即“平台生态”阶段,它不仅要求平台对学术期刊领域内外部环境变化有着更强的数据敏锐 度和自适应能力,而且可以持续平衡平台上学术期刊和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的利益和需求,切实帮助我国学术期刊实现更高质量的“合规化运营”与“集约化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集团产经
   第05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6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07版:3.15专题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0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1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2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3版:伦敦书展
   第14版:伦敦书展
   第15版:世界出版
   第16版:传媒新媒/专版
   第17版:BK中国编客
   第18版:BK中国编客/案例解读
   第19版:BK中国编客/编客会精编
   第20版:BK中国编客/榜样团队
   第21版:精品精荐
   第22版:资讯
   第23版:精品精荐
   第24版:综合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学术期刊高质量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平台赋能学术期刊的合规化运营与集约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传媒新媒/专版16平台赋能学术期刊的合规化运营与集约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2024-03-15 2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