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江苏书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江苏

  在第14届江苏书展期间,以“展现江苏形象、讲好江苏故事、传达江苏力量”为指引,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策划了多场新书发布会与分享会,《江苏读本》《江苏十三美》《苏州全书》等一批优秀图书与读者见面。

  译林社《江苏读本》 全景勾描江苏的前世今生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6日,“阅读江苏的前世今生——《江苏读本》新书分享会”在书展现场举行。作家叶兆言与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小青围绕江苏历史文化、地理经济以及地域文化、人文精神等展开对谈。

  叶兆言表示:“一个作品写完了总会觉得有点不满意的地方,还有点别的想法。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觉得应该要加一点东西了。”基于对各地历史、文化、经济的调研和考量,叶兆言也在书中为江苏各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今年,在对2009年版的《江苏读本》进行了约7万字的增补修订后,《江苏读本》全新增订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该书保证了《江苏读本》的传承性和经典性,也强化了其独特的文化范本价值。在书中,叶兆言以江苏省及下辖的13座城市为叙述主题,从江苏的历史渊源到当代发展,从自然地理到文化情结,从宏观描述到对13个省辖市分别从小处解读——深入浅出、纵横捭阖,打造了一部阅读江苏、了解江苏的绝佳读本。(焦  翊)

  江苏人民社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研究丛书”

  总结江苏演进模式与建设规律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6日,“绘就‘强富美高’十年壮美画卷——年度重磅主题读物‘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研究丛书’(第一批)新书发布暨分享会”在书展现场举行。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宏伟蓝图10周年。“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研究丛书”是展示江苏社科界研究水平的重要窗口,体现了江苏社科理论界的学术水平,已列入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编撰的“新时代理论研究文丛”。丛书首批共五卷,分别为《总论》《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立足“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历程,以提炼一般性规律为价值追求,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江苏省域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总结江苏发展模式演进的新特征、现代化建设新规律。

  目前,第二批的丛书编撰工作已启动,预计今年年底出版。(肖  颖)

  凤凰德育出版中心《江苏的早晨》

  精准捕捉江苏瞬间风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6日,“《江苏的早晨》新书首发式”在书展现场举行。《江苏的早晨》由凤凰德育出版中心策划、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共选取了132篇征文投稿,对江苏省境内历史文化景点、红色教育基地,或有特色的百姓生活场景,以叙事性文体对春分(3月20日)上午6时~8时进行瞬间定格。书中创作场景覆盖江苏省境内所有市区县,通过作者们细腻的笔触,共同谱写江苏的晨曦篇章,精准捕捉江苏省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的瞬间风貌,充分展现时代特色与人文魅力。(焦  翊)

  南京大学社两种新书

  聚焦地市之美  为江苏传神写照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5日,“为大美江苏传神写照——张新科《江苏十三美》发布暨签售会”在书展现场举行。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著名作家、《江苏十三美》作者张新科表示:“《江苏十三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篇章精彩荟萃、全国社科普及读物标杆水准、江苏文化交流精致礼品、城市宣传推介标准文本’为写作旨归,凸显文化厚度、历史深度、科普广度,重在以整体性视野观照江苏,揭示江苏13个地级市的个性之美和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南京大学出版的《江苏十三美》在文字调性和定位上突出文学之美,集构思美、质感美、意境美于一体,以13篇文学性散文,勾画了13幅各具特色和风情的城市肖像画,注重创作主体的性灵和诗思,为读者亲近地方文化开启了新的门径。

  又讯  同日,“《红楼三城:南京、苏州、扬州》新书发布暨签售会”在书展现场举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协副主席陈正荣,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省红楼学会会长苗怀明出席活动,围绕“红楼”展开对谈。陈正荣表示:“曹雪芹在南京出生,数次寻访苏州、扬州,这三座城市在他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可以说没有三城,就没有《红楼梦》。”他还强调了“三城”对于《红楼梦》、对于曹雪芹的重要意义,认为“三城”与《红楼梦》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有感于《红楼梦》、曹雪芹家族与南京、苏州、扬州三座城市的特殊关系,陈正荣首次提出了“红楼三城”概念,并对三城的“红楼”遗迹进行了探访。《红楼三城》是一部探访红楼遗迹的散文集,分为“南京篇”“苏州篇”“扬州篇”3个部分,各篇目又以地点、人物、风物等话题组成。(肖  颖)

  苏州大学社《苏州全书》出版百册

  《苏州红色文化资源手册》新书发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5日,“《苏州全书》编纂工程启动2周年暨出版图书100册成果分享会”在书展现场举行。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刘波,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庆柏,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尧畅谈“典籍里的苏州”。两年来,《苏州全书》编纂工程推进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完成75种、100册图书的出版工作,包括《温热朗照》《晓庵遗书》《与众曲谱》等,题材涉及医学、天文等。在《苏州全书》的出版中,还注重深入挖掘底本资源,加强与国内文博、收藏、出版机构的合作;加强与民间藏家、海外收藏机构的沟通联络,不断丰富扩充苏州数字化文献资源。

  又讯  7月7日,由中共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苏州市中共党史学会、苏州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苏州红色文化资源手册》新书发布会”在书展现场举行。“寻访红色记忆,凝聚奋斗力量”红色精品路线图同时亮相,“光影里的辉煌”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课同步启动。《苏州红色文化资源手册》由中共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联合苏州市中共党史学会编纂,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按照苏州的红色资源类型分为4编,共收录各类资源近300处。(焦  翊)

  河海大学社两场新书发布会

  分别聚焦运河文化与诗歌解读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5日,由河海大学出版社举办的“《沿着运河看中国·江苏篇》(中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书展现场举行。

  《沿着运河看中国·江苏篇》(中英文版)为河海大学出版社“沿着运河看中国”丛书中的一册,该书内容丰富,以“一段一故事”的独特形式,将复杂的历史脉络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领略运河文化的多元与辉煌。同时,书中还精心收录了明清时期运河、海洋、湖泊的手绘舆图,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运河的壮丽与变迁。除江苏篇外,丛书还将陆续推出浙江篇、山东篇等7册,串联大运河沿线8省35市,赋予大运河新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又讯  7月7日,“‘诗歌里的中国’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在书展现场举行。“诗歌里的中国”系列丛书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词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国际文学交流中心执行主任,著名作家、艺术家丁捷出席活动,并与读者分享了创作心得。

  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诗歌里的中国”系列丛书共5册,书中深入挖掘了中国诗歌中的宝贵财富,摒弃惯性思维,另辟蹊径,从节气、节日、民俗、游戏、神话等内容元素切入,引领读者探求诗歌中的气象学、社会学和专类文学。每册图书还选取多个小主题,介绍相关历史风俗,并选取符合这一主题的古代诗歌,通过“主旨”“注释”“诗里诗外”等栏目,对诗歌进行解读,扩展与之有关的有趣故事,使图书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焦  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特贡奖专题
   第04版:世界出版
   第05版:江苏书展
   第06版:江苏书展
   第07版:分销新视野
   第08版:分销新视野
   第09版:出版报道
   第10版:出版报道/特训营精华
   第11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12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13版:中外交流
   第14版:精品精荐
   第15版:精品精荐
   第16版:精品精荐
   第17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8版:中国阅读周报/2024年第二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第19版:中国阅读周报/2024年第二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第20版:中国阅读周报/2024年第二季度影响力图书推展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集团风采
“地球的生命史诗——化石密语展”展出澄江动物群及珍贵化石标本
版图教育科普活动 树立版图意识 传播版图知识
聚焦江苏
“拇指班长·东西实验室”传播科学教育理念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江苏书展06聚焦江苏 2024-07-12 2 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