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佳璇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4年第二季度影响力书单如期公布,延续一贯的宗旨和分类,从7个不同领域(主题出版、文学、人文社科、艺术教育、生活科普、财经和童书),甄选出147种图书,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呈现。本书单在向出版机构征集季度新书目的基础上,参考各大新书排行榜,经过多轮筛选而成。欢迎您继续通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阅读周报》“好书探”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与我们互动,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主题出版呈现新气象
第二季度主题出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在品质上更加精益求精,在表达方式和呈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为依据,阐明了“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山东友谊出版社的《大河赤子》,抒写黄河之子张五魁带领一班人在莱州湾发现M2无潮点,巧用海动力输沙入海,打破“黄河口稳定三十年不可能”的既有结论,成功“锁定”黄河入海口。“大国工匠人物传”丛书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收录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历年评选出的大国工匠的人物传记。他们奋战在国防军工、装备制造、传统工艺等行业的第一线,以久久为功的钻研和创新精神,造就了一个个传奇。
文学精品内容颇具深度与广度
作为新时代叙事新担当,第二季度文学类好书有多部精品力作,内容颇具深度与广度,热忱描绘新时代新风尚、新面貌,受到读者关注,成为阅读的亮点。鲁迅文学奖得主李修文的长篇小说《猛虎下山》,于4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书写来自山下炼钢厂的主人公与山中猛虎从相互较量到融为一体,人性的变异与时代精神互为显影。张楚的《云落》,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个县城女人的生活史、心灵史,也是一部中国北方县城的发展史、变革史。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马金莲的《亲爱的人们》(全2册),通过讲述马一山、祖祖、舍娃等一家五口的人生命运故事,真实描绘中国最贫困地区西海固人民逐步摆脱贫困、追赶新时代步伐、走向美好生活的历史图谱。山东文艺出版社的《风起胶济》,以翔实的史料、实地的走访为基础,作者李玉梅在写法上,采用时间与空间经纬交织的叙事结构。通过对胶济铁路从规划、建设到变迁的全方位记录,绘就了胶济铁路自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横跨三个世纪的历史长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通向叙事之路:虚构写作十讲》,由北师大教授张清华“文学创作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成,揭开了文学创作的“神秘”面纱,为创作实践者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写作方法。
人文社科佳作弘扬传统文化
本期人文社科与艺术类图书中,有不少弘扬传统文化的作品值得一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何以华夏:文物上的中华民族》,由国家博物馆的10余位专家执笔,从外约50家博物馆中甄选出200余件代表性文物,跨学科、多层次深度解构,串联起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在每个重要节点上的文明史。荣新江的新作《满世界寻找敦煌》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首次全面梳理自己40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寻找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少独到的心得与感悟。
二季度艺术类好书特别推荐江西美术出版社的《中国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七十二道工序》,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书由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方李莉担任名誉主编,邀请众多专家学者撰写,编撰工作组尊重历史,结合制瓷实践经验,为传统制瓷工序的传承进行助力。《会讲故事的中国艺术》由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推出,是一套原创中国艺术史图书,聚焦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经典内容,以几千年中华艺术史为时间轴,取不同朝代的艺术精粹,按科学系统的艺术史脉络。
用故事化解孩子成长难题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难题,关注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比成绩优异与否更为重要。二季度童书书单中不仅有现实题材儿童文学、绘本、自然科学科普类,还有知识类作品入选,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与思考模式,本期书单从多维度为孩子的成长难题带来化解办法和参照。
现代教育出版社的《有点儿伟大的一天》,用5个有代表性的主角形象,打造了一段有理想、有行动、有陪伴的治愈故事。纪实儿童文学作品《听见光》由晨光出版社推出,以中国首位盲人小提琴家张哲源曲折坚韧又光彩熠熠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创作而成。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方一禾,快跑》关注了一个少年经历人生变故后的负重前行、勇敢生长,探讨当代家庭教育、困境儿童心理建构等话题。
新星出版社的“诸子百喵”系列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假设成一群猫,展现先秦时期中国璀璨的文化和思想。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了不起的玉兔号》以“绘本+百科”的形式为孩子们科普月球车的设计过程及特点、工作特色等,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