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菁菁(湖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总经理)
近年,细分领域竞争加剧。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深受政策影响的教辅市场,势必要面临一次巨大的震动。一些此前有目录教辅板块的出版机构,其经营业绩可能会遭遇大幅下滑甚至腰斩,而在零售教辅领域,有市场号召力的名师和民营书企或重塑格局。
市场竞争日趋两极分化。一些大型出版集团,日渐形成资源、资本、市场、人力资源的绝对优势,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不易被撼动;反观一些小的出版品牌或出版公司,不能盈利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只能勉力维持,或最终结束营业。
文创产品日新月异。随着文创产业的升温,相较于图书,文创产品的利润率更高,且文创是基于内容的创新延展,是一个值得开拓的赛道,所以许多出版机构、实体书店等纷纷涉足文创领域,产品形式也越来越多元,文创产业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工作室制与具体选题项目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战略任务,制定相应的编辑激励措施。例如,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灯塔图书事业部是一个独立文化品牌,致力于内容孵化形成产、营、销的有效闭环。通过创新图书品牌,激发选题生成。《那个苹果也很好》获得第九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图书,《格里格外》上榜豆瓣2024年度绘本,线下在北京、上海、长沙、西安、青岛等地进行了签售分享,场场爆满。新成立的“有鹿”图书事业部,出版了“敦煌”IP系列产品,《“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登录樊登直播推荐,单场销售超1200册。艺术家蔡皋全新文集《人间任天真》在抖音上经张丹丹、李一诺等达人带货效果显著,单场直播销售均达1500册;联合百万粉丝级别的头部新媒体公司“新世相”,推出视频《赤脚去花园,天真过生活》和公众号文章,阅读量10万+。
在内容产品方面,提升选题策划能力。一方面聚焦编辑个人的策划能力培养,编辑被公认为是文化的“策划者”,应当培养在精神上与国家和社会同频共振的能力,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时政热点、社会民生问题,全力服务于时代主题;作者是原创出版的源头,打造培育高质量的作者队伍是出版企业的生命线,编辑要搭建自己的核心作者资源库,与一流的作家、作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新技术条件下,适应新的业态,强化创新驱动,可以通过新媒介创新、承接流量等方式,推进融合出版发展。另一方面要从出版社角度审视,将选题策划作为出版企业的核心业务活动,将整体策划能力的提升作为企业系统工程来观照。
在产品营销方面,编辑可以在创新营销方式上努力。如利用AI技术,创新图书营销方式,提高营销效率。重点了解不同渠道、不同平台特点,为不同品类的图书选择最合适的渠道、平台,或者达人。利用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售书,打破传统营销空间限制。构建多元化营销渠道,如微信小程序、抖音、微博、豆瓣club、B站等,形成营销矩阵。尤其是在出版社抖音店直播带货,可以通过运营团队优化、直播书品更新、直播形式创新、精细数据分析等措施来提升直播效益。
尝试破圈合作。灵活调动各方资源,进行线上与线下、图书与跨界等全方位立体营销。尝试跨界合作,如联名产品、跨领域联动等,拓宽营销边界。通过这些创新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读者需求,推动图书营销的发展。营销不仅是一个智力创意密集型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体力工作量密集型工作,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动脑筋、下苦功去投入去努力,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