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时间:2021年4月
成员:5人
业绩:2024年直播200余场,销售实洋近500万元;粉丝关注12万人,私域社群总人数1.2万人;单场直播最高GMV超20万元。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自2004年起,便以“科技创新,书出精品”为理念,逐步在手工类图书领域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出版社推出“华夏手造”品牌,进一步布局整个手工产业链。为了推动品牌的线上化转型,2021年4月,线上营销与会员运营部应运而生,业务涵盖新媒体运营、自营电商、产品开发、社群私域建设及会员经济探索。团队的目标是通过强化内容电商和社群运营提升品牌影响力、终端用户忠诚度,积极探索创新的营销模式,为出版融合积累经验。
依托“华夏手造”品牌,团队从手工编织图书这一细分市场切入,运营多个新媒体平台账号和店铺(包括抖音、小红书、视频号、天猫等),累计开展近600场直播,建立1.2万人的社群私域,单场直播GMV突破20万元,累计销售实洋过千万。通过精准的用户运营与粉丝建立互动,团队巩固了河南科技社在该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和高占有率,实现了内容、产品与社群的深度融合,初步构建了从图书销售到粉丝社群,再到品牌生态圈的全域布局。
构建营销闭环,垂直精准服务。团队实践了“多平台同步直播引流、自营电商流量承接、社群私域用户留存和复购”的运营模式,初步实现了营销闭环。同时,通过精细化的会员机制,提升客户的复购率和对品牌的忠诚度。会员不仅是线上销售的忠实群体,也是图书内容生产的直接反馈者。团队通过邀请粉丝和大V参与选题策划、内容甄选、出版发行等流程,既提高了用户的参与感,又增强了品牌的吸引力。
此外,团队成功重印了50余种绝版书,并在2004年9月份开始每月一次的仓播专场,把一些尘封已久的老书(全品类)的剩余库存整理出来在直播间销售,这些书籍的回归不仅拉动了直播间的销量,也加深了品牌的文化传承和用户的情感联系。为了应对电商平台价格竞争激烈的现状,直播间将图书按主题组套推荐,有效规避了低价冲击,并帮助粉丝作出最优选择。
尽管手工图书属于小众品类,但河南科技社已经成为手工编织爱好者购买此类图书的首选品牌。粉丝不仅表达了他们的购买需求,还积极提出对新选题的出版建议,主动成为我们的“图书选题市场调研员”。
在直播内容方面,团队将手工编织图书与产业上下游结合,展示并销售图书中相关的编织作品、原材料、工具和材料包等,丰富了产品线,为用户提供了更全面的购物体验,推动了销售增长。与此同时,团队也在积极尝试将直播与文旅、传统文化等领域结合,持续丰富直播内容,增强用户互动体验。
推动内容传播与产品多元化。一是“毛线球”系列图书预订获佳绩。“毛线球”系列自2012年首次出版以来,已成为手工编织爱好者的心头好和经典之作。为了提升销售并增强用户黏性,线上营销与会员运营部自2022年起每年举办专场预订直播活动。2024年预订数量突破4000套,销售额近70万元实洋,较2022年的600套、2023年的1800套,大幅增长。通过每年一次用心策划的预订销售模式,团队成功锁定了新老用户,并通过长期互动进一步巩固了粉丝对品牌的忠诚度。二是新书与线材结合直播销售,拓展产业链。《蕾丝大全集143款》在直播间销售超5000册。《经典的棒针蕾丝》和《典藏版蕾丝披肩和围巾90款》在直播间首发,分别销售超过2000册,同时与材料商合作为该书同步提供相关材料包和线材同步发售。该方向的探索充分展现了河南科技社在新媒体营销方面的创新与成功,将传统出版、产业链延展与内容电商做到了完美结合。产品多元化:图书与手工材料的深度融合。团队逐步将手工图书与相关原材料、工具和材料包结合,扩展了产品线,丰富了用户的购物体验,促进了销售增长。通过这种跨品类的融合,团队为用户提供了从学习编织到购买工具和原材料的一站式购物体验。
未来,河南科技社将在不断强化“华夏手造”品牌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新媒体营销,探索更多图书品类在电商平台的销售潜力;在保持手工编织类目直播间优势的同时,补充新媒体人员,开拓其他市场图书类目的直播间,以期在科普、医学等品类方面进行拓展。
同时,团队将不断完善自营电商矩阵和物流仓储保障体系建设,通过精细化运营,构建用户、平台、出版、营销、行业客户的共创生态体系;加强图书、周边产品、定制化产品供应链建设,在继续扩大私域社群规模的同时,持续探索会员体系的运营模式。
通过线上营销与会员运营部的创新努力,河南科技社不仅在手工类图书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更为出版行业转型提供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