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黎 幺(作家) 采访人:侯 墨
作家黎幺的首部散文随笔集《漫游的辩证法:大作家们的旅行书写》,近期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36位大作家的经典游记作品,阐释了跨越时空的旅行对作家灵魂的塑造。书中不乏细腻的读书笔记和文学语录,共同编织成一份特殊的旅行攻略。近日,黎幺接受采访,讲述了在创作该书时的感想与体悟。
□首先请你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创作缘起。
■我觉得游记是一种特别迷人的文体类型,很多重要的作家都有非常精彩的游记问世,但是在我们中文的散文传统当中,好像专门去介绍作家游记的文章还比较少。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抛砖引玉吧,希望能够见到更多人去读游记,去欣赏游记,从读游记当中,获得阅读的快乐,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对旅行本身有更多的兴趣、更多更丰富的体验!这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大家的。
□你心目中理想的游记作品是什么样的?
■有一个词,我们经常会说,就是人文主义。其实我觉得游记就是这种作品,它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人文主义者追求精神内涵的文体。如果想把游记写好,一定不能仅仅是打卡式的旅游。要把游记写好的话,可能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需要很高的综合素养。所以,在历史上能够把游记写好的作家其实并不是很多见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文明的价值看得很重。
这种文明的整体视角,不仅仅是所谓的文化多元论,而是他们能够去欣赏和自身不一样的另外一种文化传统。他们是真的把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所以,其实这些游记作品不仅仅是教我们怎么去旅行,让我们得到一种旅行的趣味,更能够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景观,了解不一样的历史。它其实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些伟大的灵魂,像歌德这样的作者,他们是怎么样看待这个世界的。
在游记作品当中作家能够更多地体现本人,是怎么样看待这个世界的。阅读是一种自我教育,旅行也是一种自我教育。这是我阅读游记作品非常可贵的收获。一个好的游记作品,它要能够给读者带来这些收获。否则的话我觉得它可能都不算是一个很理想的游记作品。
□能谈谈你最近的阅读吗?
■我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阅读,每天都要读很多东西。一些以前读过的,有时候也会反复地读。最近我又在读《安娜·卡列尼娜》。那一直都是我认为最完美的文学作品。
我还在读约翰·伯格的《我们在此相遇》,其实也是一种旅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