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读《典籍中的河南》有感 关键词 典籍 河南元素 学理价值
~~~关键词 叶嘉莹 文献 治学
~~~关键词 哈尔滨 旅游指南 相册
~~~关键词 酱油 中华饮食 文化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徐 辰. 笔既写心,言亦求工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2-21(20). 放大 缩小 默认   
笔既写心,言亦求工
关键词 叶嘉莹 文献 治学
  《穿裙子的士,最动人的诗:叶嘉莹百岁人生》李云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24年12月版/98.00元

  ISBN:9787213117909

  ○徐  辰

  前日,蒙叶嘉莹先生博士后李云老师赠其新著《穿裙子的士,最动人的诗:叶嘉莹百岁人生》。该书的重点在于阐发叶嘉莹先生“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诗词曲创作的特点及学术构建的渊源脉络”,但受限于学力,笔者虽学习叶嘉莹先生著作多年,仍未敢从诗词理论层面入手,谨从文献层面,就该书的难得之处评述一二:

  叶嘉莹先生本人的审阅、批评。据笔者了解,该书自2021年开始写作,约至2023年暑假结束,每一篇都经过了叶先生的亲自审订,计划出版前,叶先生又对全文再度审阅,才同意授权出版。与传主直接交流,对作者来说,既是优势,也是挑战:既意味着作者能掌握更丰富、更准确的资料,也意味着文字稍与事实不符,都可能被传主推倒重来。后记中,作者记录了数个叶嘉莹先生审阅稿件的小故事,既有严肃批评,也有温和鼓励,令人动容。这一宝贵机会稍纵即逝,可以预见,叶先生诗教播于海内外,后来者研究叶先生的成果势必会愈加丰厚,但他人恐再无像作者这般得到叶先生亲自指点的机会;即便作者本人,其日后关于叶先生诗学思想的论著以及年谱的编纂,也都无这样的机会了。

  作者所见文献之珍贵。后人撰写前人传记,多参考传主个人著述,兼及他人、后人著述中相关史料。而作者另有一层便利,即亲炙先生多年,不仅遍读叶先生本人著述,而且有机会与叶先生直接交流,并读叶先生所读之书,见旁人未见之文献。如作者提到曾见叶先生阅读、批注的一本《当代文学理论百科》,近700页“随处可见她用彩笔标注的重点、夹存的备忘纸条”,多处文字彰显着叶先生对西方文学理论的研读、理解、辨析、运用,记录着叶先生开拓中国诗词理论体系的点滴。从文献角度来看,这类批注资料弥足珍贵,反映着批注者自身知识结构的演变过程;但又属于叶先生私人阅读范畴,为旁人所难见。倘非由作者这类及门弟子亲见,我们似乎也很难透过叶先生成熟的著作,了解其内在的知识构成。

  作者个人的精益求精。从后记可以看到,该书定稿极为艰难,既有叶嘉莹先生的逐一审阅,也渗透着叶言材、王振平等老师的心血,作者一遍遍推敲,一遍遍打磨,才最终成型。谨举笔者个人的一个发现,书中的《通向心灵与心灵不死:叶嘉莹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是作者“写得比较顺畅和满意的一篇”,也是严苛的叶先生“审阅电子版后直接就通过了”,曾以“叶嘉莹与克里斯蒂娃”之名,刊发于《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版。二者源出一篇,篇幅、遣词造句,甚至翻译,都有若干出入。其异同,一方面体现出书、刊不同载体的标准差异;另一方面,也彰显着作者本人的一丝不苟,精心打磨,对已定型、获肯定的文章仍不断提优、琢磨。

  既有理论的概括和崭新理论的提出。初读该书,我期待对叶先生“弱德之美”“兴发感动”理论有更深层次的学习;但似乎书中并没有更多阐释,而是强调“生命体悟诗学”。后得知,这一理论是作者基于叶先生创作、理论和心路历程的独出机杼。笔者私下与作者交流,作者曾言:“对于前辈的理论,需要咱们为他们梳理和建构,并不是现成的。”“必须要提出更新的理论才能概括前辈的理论。”优秀文学理论的构建,正是这样一步步提炼,不断地梳理、阐释,才能够言之有据,适用于更多元的作品之中。以该书提出的“生命体悟诗学”为例,或许就是这样优秀的理论,不仅可以适用于体悟叶嘉莹先生及其著述,也可适用于更广阔的文学作品阐释之中。

  扎实的文献工作。据作者讲,该书初名《中华诗教播瀛寰——叶嘉莹学术评传》,“评传”这一体裁,决定了更偏重于叶先生理论和心灵层面的阐发,而略于叙事。但该书并未因此疏于文献工作,以“叶嘉莹诗文编年”为例,是在叶先生叮嘱作者编制的诗词目录基础上完成的,既囊括叶嘉莹先生各类集子中的作品,同时利用各类数据库、他人著作,旁征博引,辑佚辨伪,虽无思想阐发,但集叶先生毕生所作于一篇,亦有文献之功,尤其是考订《秋柳赋》《水边的话》存佚,重订《悼皖峰夫子》系年等内容,更见功力;再如该书参考著作198部、论文28篇,海量覆盖当下关于叶嘉莹研究的主要成果,呈现出文献扎实、丰厚、言必有据的面貌。

  叶嘉莹先生论及纳兰性德词,曾有“求工”“写心”之辨。依笔者愚见,“求工”实为“写心”之基础与过程。本文所论五点,实在于阐发李云老师“求工”之辛苦与扎实,虽为末节,未可偏废,亦可为他人治学借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资讯
   第04版:年度好书/广告
   第05版:年度好书/广告
   第06版:分销新视野/电商平台
   第07版:分销新视野/电商平台
   第08版:综合
   第09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10版:商报·奥示数据
   第11版:出版报道/编客会精华
   第12版:出版报道/编客会精华
   第13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14版:奇迹童书大赏
   第15版:世界出版
   第16版:行情报告
   第17版:业者论坛
   第18版:作家访谈
   第19版:业者论坛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中缝
   第22版:中缝
阐扬原典精义,展现传统魅力
笔既写心,言亦求工
蹚过一条名为哈尔滨的河
“老题新做”的一部“中国酱油史”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精品精荐20笔既写心,言亦求工 2025-02-21 2 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