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渠竞帆
德国、法国、英国、美国出版商协会近日相继发布了2024年度书业数据。美国出版商总营收同比增长6.5%至142亿美元(注:此数据为美国出版商协会今年3月发布的初步年度数据,最终年度数据预计于8月发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大众板块、教育板块以及数字出版的强劲表现。德国书业总营收同比增长1.8%至98.8亿欧元(约合103.96亿美元)。虽然全球局势动荡波及德国经济及图书市场,但年轻人回归阅读以及有声书销售增长,为德国书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英国市场在图书出口、数字业务的强劲支撑下小幅增长,出版商总收入同比增长1%至72亿英镑(约合91.45亿美元)。法国图书出版商总营收同比下降1.5%至29.02亿欧元(约合30.54亿美元),图书销量同比下降3.1%至4.26亿册,营收、销量双双下降要归因于二手书市场快速发展,某些平台上假书泛滥,以及政府缩减向18岁青年发放“文化消费券”的拨款金额等方面因素。
从年度数据可以看出欧美书业呈现四大趋势:
一是新书品种下降,老书受青睐。2024年,德国新书品种同比下降3.1%至5.83万余种,市场售出的图书中57%来自出版一年以上的老书,出版商更注重根据市场需求谨慎策划新书选题。法国新书品种同比下降1.6%至3.62万余种,出版商为缓和市场饱和度并优化库存管理而减少新书品种。
二是小说和童书成为市场增长引擎。法国图书市场前三大细分板块——文学、漫画和童书中,文学板块受爱情、科幻和犯罪小说带动,是唯一增长类别。在英国,大众板块在奇幻爱情小说的带动下实现收入增长。在德国,虚构类、青少年儿童类、教育类和非虚构类均有强劲表现。
三是数字出版保持增长势头。美国大众市场上电子书和数字有声书均保持增长,尤其是数字有声书保持两位数增长。德国大众市场电子书收入小幅增长,有声书收入则有7.3%的增长。英国学术、教育和大众类数字出版物收入均有增长,大众板块同比增长17%,有声书收入增幅高达31%。法国专业和学术类数字内容收入占比接近一半,文学类数字图书增长明显。美国有声书市场上,以爱情、科幻/奇幻小说为主的小说和青少年儿童类有声书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但有声书市场普遍受到YouTube等社媒平台上盗版书的侵蚀,同时,虽然AI配音的有声书数量增多,但消费者更愿意收听真人配音的有声书。
四是版权贸易变化多元。受国际局势影响,法国出版商销售版权难度加大,销售数量减少,合印书(指图书在不同国家翻译出版,而封面设计、装帧和图片等均保持一致)数量增加,出版商加大了以合印书形式出版绘本的力度,以此降低生产成本。英语和阿拉伯语区出版商购买全球版权趋势明显,数字版权交易量加大。德国销售版权数量回升,售出版权主要以青少年儿童类图书和虚构类图书为主。(下转第14版) (上接第1版)
欧美国家成熟、发达的出版业已成为发展创意产业、彰显国家软实力的利器。2024年,英国出版业出口收入同比增长3%至45亿英镑,收入占比高达63%。蓬勃发展的出口贸易为英国赢得国际声誉、保持全球优势地位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1月,英国政府成立英国软实力委员会(UK Soft Power Council),利用出版业为英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带来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培养积极关系,并通过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和知识交流在全球产生积极影响,在全球贸易关系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德国,文化创意产业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图书市场凭借内容产品的营收规模位居各领域之首。面对全球局势动荡给出版业带来的消费市场疲软、居民储蓄意愿显著增强等不利影响,德国书业从策划精品选题、加强市场分析、开拓销售渠道等方面,不断增强出版业的实力,增强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欧美国家出版业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方面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国内几位学者。北京印刷学院编辑出版系教授叶新表示,英国是内容生产大国,有巨大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也有强大的图书出口(即文化输出)能力。英国面向英语区市场,在内容输出、成品出口、版权输出等方面具有天然的、易于被接受的可能性。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何明星认为,英国出版业的海外市场以英语学习产品为主,大型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此类产品在海外市场有巨大市场。英国创意产业注重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将数字技术与英语学习产品相结合,辅助学习者进行英语学习、同时掌握学习效果等方面走在了前面。
专家们认为,我国出版业可以学习欧美出版业的经验,首先考虑开发哪些具有普遍适用的内容,其次考虑如何开拓海外的中文市场。英国通过200多年来在全球建立殖民地逐渐形成了庞大的海外市场,这一点我们难以效仿,但是在利用数字技术、新媒体表达促进学习效果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可以学习这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