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豪同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外籍兼职教授,除了呆在美国纽约之外,还常年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在中国香港和内地讲学,并为一些刊社提供咨询服务。此前,本报15周年专刊中《中国传媒周刊》曾发表过对他的采访内容,专刊出来后,由于136个版分量太重,邮资较高,因此在给身在美国的他寄送样报时仅寄了涉及到他的几张。这次看到商报的全貌,他十分感兴趣,不由得大呼“了不起”。
当记者给他一一介绍该期报纸的大致内容后,他饶有兴致地跟记者商量,能否以后把每期《中国传媒周刊》的PDF版本发给他,他打印出来后再请人翻译成英文来研究。
“你们比Folio:(美国知名期刊研究杂志)要好!”,彭德豪兴奋地说。最后,他还不忘要求记者把商报的这份15周年专刊留给他,“虽然它很重,但是我准备带着它从北京飞到上海,再飞到纽约。我要把商报推荐给我在人大、复旦的学生。不过我不准备留给他们,我还要带回美国研究呢!”(李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