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03:中国传媒周刊/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要把商报推荐给人大、复旦的学生”
  10月底,本报记者如约在北京见到了之前的一位采访对象,美国国际杂志出版公司总裁Donald Brown,他给自己起了个文绉绉的中文名“彭德豪”。寒暄之后,当记者拿出本报今年7月6日出版的15周年专刊时,彭先生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amazing”、“my god”,他连连惊呼。

  彭德豪同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外籍兼职教授,除了呆在美国纽约之外,还常年在全球各地,尤其是在中国香港和内地讲学,并为一些刊社提供咨询服务。此前,本报15周年专刊中《中国传媒周刊》曾发表过对他的采访内容,专刊出来后,由于136个版分量太重,邮资较高,因此在给身在美国的他寄送样报时仅寄了涉及到他的几张。这次看到商报的全貌,他十分感兴趣,不由得大呼“了不起”。

  当记者给他一一介绍该期报纸的大致内容后,他饶有兴致地跟记者商量,能否以后把每期《中国传媒周刊》的PDF版本发给他,他打印出来后再请人翻译成英文来研究。

  “你们比Folio:(美国知名期刊研究杂志)要好!”,彭德豪兴奋地说。最后,他还不忘要求记者把商报的这份15周年专刊留给他,“虽然它很重,但是我准备带着它从北京飞到上海,再飞到纽约。我要把商报推荐给我在人大、复旦的学生。不过我不准备留给他们,我还要带回美国研究呢!”(李  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第09版:大众出版
   第10版:专业出版
   第11版:教育出版/书人书事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CM01版:中国传媒周刊
   第CM02版:中国传媒周刊/专题
   第CM03版:中国传媒周刊/国际
   第CM04版:中国传媒周刊/综合
“我要把商报推荐给人大、复旦的学生”
传媒巨头财报数字化见喜
渠道多元化带给刊业的挑战
小网站如何成大鳄
案例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传媒周刊/国际CM03“我要把商报推荐给人大、复旦的学生” 2010-11-12 2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