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安德鲁·达克(新西兰Quiqcorp公司执行董事)
□采访人:李 鹏(商报记者)
□在您看来,下一步期刊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多渠道发行非常重要,我认为这必将成为目前期刊业未来面临的重要话题。因为“时间”是出版商最头疼的问题,现在出版商不是彼此竞争,而是跟消费者竞争。所以关键是如何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在多个不同的终端上跟消费者接触。先要声明,杂志都知道自己必须要上iPad,必须要上互联网,虽然从中赚钱不见得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多渠道发行是必须的。
由于多渠道发行的崛起,杂志要接触很多新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或者在公司内部聘请新的专业人士,这会对编辑团队构成极大的压力——他们要了解多个不同的平台,面临很多新的要求。
□在多渠道发行中,现在流行网站收费是一个好的模式么?
■这很难说。要求人们付费的网页,往往会把人们逼走。同时,广告收益就失去了。新闻集团就是例子,去年他们销售不好,报纸利润下降很多,他们搞了强行收费,而且他们表示不让谷歌搜索到他们的内容,但是可悲的是,他们的流量下降非常严重。所以我们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与人互动,我们要突破这个思维定式,和互联网的精髓很好地结合一起,我们要开始思考下一步将是什么?我们如何做一个投资,搞一个平台,让我们未来几年一直都可以用。
□现在是iPad,以后可能会有一大堆pad类平板电脑出现?这对杂志的编辑流程是不是挑战太大了?
■编辑部的工作流程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具太多了,你要把内容送到市场上去,你要做的事情太多。因为你们的核心业务不是聘请工程人员,不是搞技术服务,你的核心业务应该是生产内容,所以杂志出版商应该去考虑一下未来两三年准备引进什么样的技术,花钱购买什么样的技术?还要考虑这个技术能否适应于多种渠道?能否让杂志在未来两三年把自己的内容通过尽量多的不同终端推送出去。当我们考虑这些渠道的时候,必须要想一想如何把内容统一起来,统一到一个单一的数据库里面,一个单一的、统一的平台上,这是一个内容管理系统。
现在大家可能都已经对互联网这个平台做了一定的投资,然后又要延伸到手机,又去引进或者是去购买一个手机平台,实际上出版商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平台。我认为,现在杂志出版商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投资于开放标准平台,让它能够不断创新,能够伴随你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可以不断开辟出新的渠道。因为出版商不是技术公司,技术不是其专长所在,可是技术日益成为出版业务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