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至22日,中小科技出版社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音像电子处处长孙宏伟、中国版协科技委名誉主任于国华、中国版协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敬德、北京印刷学院经常管理学院院长刘益教授等出席了会议。科学普及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地震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海洋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兵器工业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参加了研讨,分别介绍了本出版社的改革发展情况,分享了工作中的体会,表达了心中的困惑,也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探索了独立科技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途径。
科学普及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青在发言中介绍,两年多来,该社不仅确定了选题规划、品牌和出版方向,先后推出了全民科学素质图书、“科技馆带回家”、“百科讲坛系列”图书等科普图书及选题,科协的“学科发展报告系列”、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图书及衍生品、医学的神经外科、天文学、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等科技图书及选题,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契机,获得了养生图书出版资质、音像电子出版资质和全科教辅图书出版资质,争取了专项出版基金、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及申报并获得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各种奖项,同时通过中国科协197个学会和全国地方科协,建立科普书架、科普书吧、科普书屋,与京港地铁合作建立地铁四号线诗歌坊、组织科学与诗在这里相遇晚会等,形成点、线、面,打造了科普图书专业渠道,提升出版社形象,扩大出版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表示,科普社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变化,得益于新领导班子团结并达成共识,通过建立OA平台、组织员工征文献计献策、积极处理员工职称诉求问题,让信息公开透明,凝聚人心,建设积极企业文化。他还建议中小科技社成立联盟形成合力,比如该社的百科讲坛、三峡科技出版计划都可以共同参加、共同署名。
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社长邓宁丰认为,独立出版社正面临领导体制、组织架构、企业定位、经营规模、员工激励政策、数字出版、大众出版、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和渠道建设等十大问题,建议独立科技社设立扁平式结构,在立足本行业、面向大市场的基础上,细分两三个板块,与营销渠道一起做细做透,而不盲目追随别人,这样也有助于形成一支潜心做出版的职业出版队伍。国防工业出版社副社长许西安对此也有同感,并就当前该社发行工作介绍了相关做法和想法。他说,以平稳的核心业务为中心是做好发行工作的保证、稳定连续的考核制度是做好发行工作的关键、稳妥的渠道是做好发行工作的基础、结合内容提高营销服务质量是做好发行工作的实质,他提醒,对于上升较快的网络渠道,应在当当网的基础上增加京东、亚马逊,形成平衡不受制于一家。
而中航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日前因中航科工(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增资3000万元而间接上市,该公司总经理刘鑫介绍了该社间接上市的经过,以及进行资本运作成立股份制公司后的产品结构调整等。他说,该公司目前对图书进行了结构调整,对于有收入但非出版社出版核心产品线的计算机、助学考试等类品种进行了清理退出,保留航空专业图书、航空职业与继续教育、少儿军事科普,做好《国际航空》等8种专业期刊并组织各种会议,声像出版则以为上级单位中航集团提供拍摄宣传片服务为主,同时与电视台合作,从事宣传片拍摄业务,还有广告和创意设计服务。如此一来,该公司的收入来源已是出版与媒体服务各占一半,今年预计突破9000万元。
此外,地震出版社社长张宏也介绍了该社转企改制中人员分流、外聘以及集中做好股票书、励志及青春文学、地震专业书三大类的做法。煤炭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副社长吕敬民介绍了该社积极与高校合作出版教材、出版行业专业图书以及为企业定制图书的经验。海洋出版社总编辑杨绥华则透露了该社申请财政资金收购海洋专业内容资源,建立海洋数字内容平台的想法和做法,并建议兄弟出版社加入这个平台进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