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华文好书5月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明扬:今天的人应该怎么读历史
《此史有关风与月》张明扬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版/38.00元
  关键词  历史  细节  趋势

  站在另一个角度理解中国历史,就好像从三维空间进入了四维、五维空间。张明扬新书《此史有关风与月》正是这样一个多维空间。

  ■贾永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约记者)

  媒体主编  张明扬

  书评人,《上海书评》主编。

  这本《此史有关风与月》里的内容,多为《上海书评》主编张明扬在腾讯·大家的专栏文章。作者以吟风弄月的形式和心绪,在看似闲聊中完成了就一些严肃话题与同好者的交流,并达成了该书的主旨——“还原历史细节的微妙之处”。为该书作序的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梁小民认为,非专业学者谈历史,最重要的就是让普通人读得懂并有所受益。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小谈大历史,或大谈小历史。所谓小谈大历史,即用简单而通俗有趣的语言重述历史大事件;而大谈小历史,就是要详细而具体地谈容易被忽略的历史小节,还原历史细节的微妙之处。这两点在此书中都有明确的体现。就小谈大历史而言,中朝之间的关系是历史上的大事,可以写几卷本的大书。而在书中,作者在“天下”这部分中用五六篇文章就把从高句丽到近代大韩帝国的兴亡讲清楚了。就大谈小历史而言,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小而又小的细节,但作者在书中用三篇文章详述了中国历史上风格迥异的太上皇,以此来反映帝制专制制度的特点——有权即一切,可读性很强。

  历史绝不可能黑白分明

  虽然这本书的书名中有风有月,富有诗情画意,但在内容上,除了“江湖”一部分外,政治上的“权力游戏”占据了更大篇幅。对此,作者张明扬的观点是:无论作者还是读者,读历史都不要入戏太深,最好以一种“吟风弄月”的态度去围观历史现场。读史读得拍案而起真没有什么意思,书读多了就会知道历史多半不会黑白分明,一代人也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将当下的很多乱象归咎于前人的糊涂无能就太“现实虚无主义”了。

  正如张明扬所言,“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史的争论中,各个朝代的“粉”往往会互相较长论短,这无可厚非,但若非要论出个排名第一第二来,就没有意义了。今人曾照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爱钱,我们也爱钱;古人为权力所困,我们还是为权力所困。读历史有时就是让你去亲近几千年前那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

  历史上的“中国梦”

  张明扬认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都是一种文化认同,是一种为东亚各国所普遍尊崇的文明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原王朝只是狭义上的“中国”,撇开文明的感召力,一个国家在现实中的强大国力才是“朝贡秩序”的现实支撑。文明与国力同时存在,才可称之为“王道”,为人所艳羡。

  而在另一方面,对“天下秩序”的神化也不可取。在19世纪末,“中国”逐渐失去了文明的感召力,当年那些自称“中国”的争夺者们也已对这一称呼避之不及。张明扬认为,我们在坚守自身的某些文明传统的同时,也可主动吸取其他文明。文明才是最重要的,创造者还是融入者的身份并不重要。

  在正视历史这一问题上,中日韩三国都存在着“一种历史,各自表述”的现实需要,以此来获取现实中的道德制高点。另一方面,“正视历史”有时会成为延续敌意和历史仇怨的机会,而“忘记”过去,有时候意味着背叛,有时候意味着放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大众出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资讯超市
   第06版:产业观察
   第07版:产业观察
   第08版:专业出版
   第09版:教育出版
   第10版:中版好书榜/专题推介
   第11版:传媒中国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华文好书5月号
   第15版:华文好书5月号
   第16版:华文好书5月号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抗战题材原创少年小说
吴晓波: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许倬云:“一带一路”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张明扬:今天的人应该怎么读历史
中国图书商报华文好书5月号15张明扬:今天的人应该怎么读历史 2015-07-14 2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