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开始,学生们又要进入暑假作业“突击时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暑假作业就是——你写一个月,老师写一个“阅”,引来不少学生共鸣。花费大量时间写暑假作业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煎熬。不过,今年学生们不愁,因为他们找到了作答“神器”。
“还在为假期作业头疼吗?我给大家一个方法,解决不会做的题目。原料:手机一部……”近年来,这句广告语风行整个网络。奇虎360搜索推出“拍题”神器,只要用手机拍下作业题并上传,就能自动检索答案写作业的“技术流”还不止于此,各类打着“智能答疑”旗号的手机教辅,使写作业变得容易起来,并且也成为未来教育出版机构的数字出版新方向。但是教师、家长不禁担心,智能答疑岂不成了“投机神器”?
在手机里下载360搜索软件,就能自动安装“拍题”神器。只要用手机拍下作业题上传,即可搜索答案。记者试着上传两道初中暑假数学作业题,却未显示答案。不过“神器”有指示:分享至微博、微信,继续寻找答案。
早在2014年,拥有“拍题”功能的手机教辅入侵校园,不少学生互相推荐相关手机教辅。经过记者采访,有不少学生表示,买教辅材料是应付老师和家长,平时根本不看,遇到难题还是喜欢用学习宝这样的手机辅助软件进行答疑解惑。但这也引起教师、家长之间很大反响。“孩子的功课越来越难,我也辅导不了,只能借助手机教辅”一位高中学生的家长说。“学习归根到底还是靠自觉,依赖这些辅助工具,这不就是抄作业吗?”另一位家长说。也有一些家长则谨慎接受,遇到难题问老师,问同学,其实和拍题问网络效果一样,只要孩子不直接抄袭,认真理解解题步骤,也未尝不可。
据一位受访教师说,学生和家长利用这些“神器”答题完全是一种作弊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没有任何好处。他表示,其实目前各个学校都在给学生“减负”,老师不再用题海战术,而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个性化作业,但要自己做,才会有效果。学生通过做作业能够有效地掌握并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理解答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另一位教师认为,手机教辅能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启发,但用这种方式解题,会损害学生的诚信品质,考试时可不许用这些“神器”。
新事物从出现到被接受,总会有曲折和误解,这是必经之路。有的家长和老师不免担心,学生使用答题神器会不会沦为变相抄袭?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认为,不能单单怪电子教学产品,作业也要变变形式。宗春山表示,作业不仅是趴在纸上做题,更多的是要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业内人士建议,如果作业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答案更加开放,孩子们就会喜欢动脑,抛弃“神器”。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受访者表示,家长和老师首先要认清,手机软件本身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无所谓对错,关键是要正确引导。拿学习宝来说,学习宝对作业抄袭有积分系统相制衡,学生必须首先要回答别人的问题挣积分,然后才能消耗积分提问不会的题目求解答,这样一来就杜绝了有作弊嫌疑的问题,相反还加强了学生的解题成就感,提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度。
诚然,手机教辅给教辅材料业也敲响了警钟,教育理念需要革新,教育辅助工具更需要更新。新学期到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量和相应的教辅材料,不要让教辅材料沦为摆设,以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