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0点,“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正式结束,据统计,其在11月11日当天的总交易额达到912.17亿元。相比2014年的571亿元,今年双11的单日交易额几乎翻了一番,再创新的网上零售交易纪录。这是零售业的狂欢,书业也搭上了顺风车。
“双11”狂欢对业界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借助网络力量与魅力,出版业找到了与消费者对接和提高品牌影响力的有力通道,实现了渠道的再造和销售模式的创新;忧的是其可能对市场格局、交易规则、行业秩序带来冲击。
11月12日当天,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调查了电商、实体书店以及出版商,发现无论是以当当网、京东商城、天猫、亚马逊为代表的电商,还是以文轩网、博库网为代表的书业自营网站,以及其他由出版社或书店主导的微商城、网店,几乎都加入到“双11”的狂欢中来,并取得了可观的增长。
这是网络渠道的舞台,实体渠道仍是看客。虽然还没能找准“双11”的入口,但一部分实体书店已经在做好常规营销活动的同时,以“双11”为噱头赚取关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双11”,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将成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这是一个比拼销量的日子,却暗藏着一场争抢流量的战争。越来越多的书业人意识到,在“双11”这天的销量只是暂时的,但由此获取的活跃用户数量才能保障长久的销量。因此,低价作为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手段,也能被如此广泛采用,或者说是不得不用的营销方法。
正如未来出版社市场部主任薛少华所说:“‘双11’期间,未来社天猫旗舰店全场商品五折促销,优惠力度比较大。当然,这些大型促销活动,会减少出版社图书利润率,甚至有些图书可能会赔钱赚吆喝。但是,‘双11’也为阅读的抵达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让更多的读者关注到我们的图书。”如此,再回头来看“双11”,是不是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下,隐隐有着一股硝烟味呢?相关业内人士坦言,“双11”对行业市场秩序将带来重大冲击和巨大的破坏,值得业界的关注、反思和主管部门的重视。
电商销量爆表,备战须及早
截至11月12日16点,当当网、文轩网、天猫、博库网、京东等平台在“双11”当天的销售数据依次出炉。成绩着实喜人。取得不俗销量的背后,是各家长达数月的精心筹备。
今年,京东推出“同是低价,爽购11天”京东双11购物节,有效提升了销量。2015年11月1日正值京东图书5周年庆,0点至0点30分的半小时内,京东图书销售超过10万册图书;而截至11月1日凌晨1点30分,仅1个半小时,京东图书销量已超越日常1天的销量;11月1日0点至11月11日24点,京东共销售传统出版物860多万册。(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据统计,天猫图书在“双11”的日成交额,达到了去年的200%,品种规模也创历年最大。据天猫图书负责人张炜介绍,共有来自800多家商家的320万种图书参加到今年的“双11”活动中,相比去年100多万种图书,规模翻了2倍多。
每年“双11”都恰逢当当周年庆,早在今年10月,当当就宣布包含自营和平台在内的全线产品将参与“双11”价格绝杀,依靠规模累计形成优势。截至11 月11日9∶00,当当图书销售280万册。11月11日零时的第一分钟,当当图书订单已达到6.3万单,零时刚过去10分钟,图书订单已达18.6万单,而到了11日凌晨1点,1小时的图书订单达30.2万单。
如此规模的促销活动,如此规模的销售数字,离不开电商在“双11”到来之前的精心准备。京东图书音像事业部总经理杨海峰透露,早在9月,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包括促销计划、公关营销、主打爆品、备货量预估等。“我们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和其他传播渠道进行大量细致的传播,并制造了倒计时等悬念配图,为‘双11’开门红打造声势。此外,我们还为消费者制作了‘双11’京东图书攻略,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天猫图书则从7月开始着手,一方面策划“双11”营销方案;一方面开始选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将平时折扣不大的优质图书纳入“双11”中来。据张炜介绍,进入9月后,双11的具体“玩法儿”、会场位置、推荐书目等细节一一落实;10月15日,第一波活动正式启动,一部分原版书、杂志开始预售;11月1日,第二波活动开始,天猫通过打折、满减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将更多的商品加入购物车;11月11日,第三波活动开始,“双11”迎来高峰。
移动端流量引纷争
近年来不断有实体渠道入驻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微店。在网店流量争夺战日益激烈的当下,以微店抢占移动端流量的做法屡见不鲜。实际上,京东、天猫、当当早已紧盯这块“肥肉”。
文轩网、博库网势头强劲。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网络购书平台“文轩网”在“双11”取得了单日访客过百万,销售300万册图书,销售码洋过亿的成绩,连续4年蝉联各电商平台“双11”图书类日销售第一名。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旗下“博库网”在11月11日当天完成6988万码洋的销售、71.2万个订单,同比增长达40%~50%。
虽然如此,但不少规模不大的书业自营网店表示,“双11”期间的销售勉强能够与平时持平,已实属不易。问及原因,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几家大型电商抢占了流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供货商为了保证电商平台的备货,将部分图书主动下架,导致这家书业自营网店的有效品种数大幅下降。
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或助实体书店自营网店崛起。据博库网运营总监游克华介绍,今年博库网在“双11”的活跃用户数比2014年增长了186%。这主要得益于博库网利用微博、微信进行营销,将线上和线下进行融合。博库网从10月26日起开展“双11”的预热活动,邀请作家与读者互动。
湖北新华集团同样如此。湖北新华近年来入驻了天猫、京东商城,并开设了微商城。随着2015年“双11”的来临,湖北新华线上线下共同开启“双11 惠阅读”主题活动。据徐方介绍,“双11”期间,读者在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天猫店、京东店购书全场满38元包邮;此外,部分新华书店还推出了“天猫价 聚畅销”的畅销书特别优惠活动。
网店之外,近年来书业自营的微商城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其中,青岛微书城在“双11”期间开展了百种童书五折封顶、转发微信赠签名本等活动,虽然力度不大,但也搭上了顺风车。今年,虽然只有一部分微商城参与到“双11”中来,但未来必然会有更多。毕竟,从今年的统计数字中,可以清晰地发现,电商对移动端流量的抢夺渐趋白热化。“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高达912.17亿元的交易额中,移动端占比达到68%。京东在11月1日0点至11月11日24点共销售传统出版物860多万册,移动端订单量占比亦首次突破75%。截至11月11日9∶00,当当图书销售280万册、当当百货销售77万件、服装鞋包销售19万件、全球购销售突破2万单,移动端占比高达72%,创新高。
“双11”时间短暂,营销事件单一,此现象是否会给业界产生持续的震荡效应,还有待观察。但愿“双11”的正面效应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大背景下,能有效消减负效应。
(链接:“双11”销售榜单详见本期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