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出版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厦门大学海疆剪报资料选编》再现丝路风云变幻
  2017年6月27日,《厦门大学海疆剪报资料选编》首发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厦门大学63级校友周安达源以及部分学术界、图书馆、出版界、媒体代表参加了首发式。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首先介绍了《厦门大学海疆剪报资料选编》相关史料的历史渊源。20世纪40年代,福建泉州人陈盛明以私人力量创办“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这是一家以搜集、整理和研究东南海疆、东南侨乡及南洋侨居国学术资料为主的新型图书资料收集和研究机构。新中国成立后,陈盛明把资料馆献给国家,并入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南洋研究馆”,即为今天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前身。在这些海疆学术资料馆文献中,剪报资料是最珍贵和最具特色的。目前仅存于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剪报资料装订本就有1000余本,这批剪报时段多集中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个别有早至民国初期者。剪报内容以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和华人华侨问题为中心,同时兼顾国内其他地区和世界政治局势,涉及民国前后国内外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涉及到的文章有4万多篇,图片6000多幅。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引发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之相关的海上贸易与交通、华人华侨与中华文化域外传播、海洋权益维护与海洋意识等问题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为回报社会,使大学的学术资源为全社会服务,使大学的学术研究为社会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厦门大学组织力量将“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的资料择要、分批次、分类别影印出版。此次首发的第一辑主要选取海疆剪报中与东南亚各国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状况有关的部分;第二辑将集中出版其中与华人华侨有关的部分。厦门大学出版社社长蒋东明介绍了出版过程中对资料的编选原则以及后续的出版计划。他特别提出,除了纸质版外,厦门大学出版社还将资料进行了全文数字化,重新梳理了知识结构,并将其进行系统性的存储与管理,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网络,使得这批资料的属性和内容得以从多个维度展现,开发为具有海疆特色的知识服务平台。

  首发式最后,厦门大学分别向台湾会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藏书机构赠送这套书。(孟 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报道
   第03版:商报·京东数据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文学
   第07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
   第08版:中国阅读周报·综合
   第09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0版:文创中国周报·艺术大观
   第11版:文创中国周报·创意城镇
   第12版:文创中国周报·创意城镇
大自然文学之父刘先平推最新力作《追梦珊瑚》
电商“大促”,怎么看怎么算?
童博会精彩抢“鲜”看
Kindle新款成咪咕阅读新入口 亚马逊吸纳网文爱好者
《厦门大学海疆剪报资料选编》再现丝路风云变幻
中国图书商报出版报道02《厦门大学海疆剪报资料选编》再现丝路风云变幻 2017-07-04 2 2017年07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