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是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全书逾百万字,配以200幅珍贵照片。是作者王泉根潜心儿童文学史料收集整理研究的结晶,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儿童文学学科知识库建设的集大成者,也是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书写的新突破。它从多个维度补充完善、丰富发展了我国儿童文学学术史进程,作为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为学科当下及未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的形成首先基于作者对我国整体文学生态系统、对整体文学史研究现状的稔熟。正如其在“序言”中指出的,“进入新世纪以来,运用‘编年’体例编撰文学史成为学界的一大热点”。据“后记”介绍,该书直接性的工作开始于1996年,至成书有20多年。如此的学术态度与学术精神本身就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对学科建设及后辈学人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该书以年度事实叙述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演变。每一年的开篇均以“本年时政”介入,儿童文学的意义建构始终被置于具体语境。对具体年度的历史记述,统领的一段文字高屋建瓴,要言不烦,体现出作者对历史进步的精准定位与高度概括。如第一年1900年的要旨文字:“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与江南书局第一套儿童寓言故事书《中西异闻益智录》的出版,拉开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大幕。《八十日环游记》作为第一部被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幻小说,同时进入了中国人的文学史领域。从此,中国儿童文学沿着中外结合、创作与翻译并重的轨道不断前进与发展。”每一年这一段的总结虽然文字不多,但却是真正穿透历史的点睛之笔,不仅廓清芜杂事象迷雾,而且具有价值发现与判断,将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轨迹交待得一清二楚。
王泉根的学术研究一直坚持“问题意识、原创品格、中国话语、‘有我’写作”,这使得他对中国儿童文学全局发展的任一学术问题的关注都打上了深深的开拓者的印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的出版再一次有力践行了他的学术宗旨,成为其学术生涯中又一个重量级的标志性成果。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研究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极具学术价值与精神史意义的课题,其奠基性的学术贡献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会得到更加充分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