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精品精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国阅读通史》~~~
《中国阅读通史》~~~
《中国阅读通史》~~~
《中国阅读通史》~~~
《中国阅读通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阅读通史》
透过阅读文化 反思阅读现状
《中国阅读通史·隋唐五代两宋卷》王余光主编 黄镇伟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版/188.00元
  关键词 历史 阅读 书香社会

  这是读书人生活的一场真正革命,不能不让人迷惑与反思。对中国阅读史的研究,或许正是基于现实的一种历史反思。

  ○任玉琳

  全书共分为10卷,首卷为《理论卷》,主要讨论了中国阅读史和阅读文化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框架,政治、经济、文化、出版等相关因素对阅读的影响,以及中国阅读的传统和精神等理论问题。第2~9卷,按照阅读的时代特征,将中国阅读史划分为11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探讨每一阶段内阅读的整体特征、环境因素对阅读的影响、阅读方法和理论的演进、各类阅读群体的阅读特征、代表性读书人物及其贡献等话题。

  该书将中国阅读史的全部内容分解为八个问题:第一是阅读史研究的基础,主要是基本资料的集结,包括历代典籍对阅读行为、读书人物的记载;历代学人论读书、读书方法、读书价值等的各种史料。第二是阅读史的理论研究体系,包括中外阅读史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阅读史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中国阅读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中国阅读史的整体发展脉络等。第三和第四个问题分别讨论社会环境和教育、社会意识与宗教对阅读的影响。第五为文本变迁和阅读,第六为学术、知识体系与阅读,通过现象透析每一时期阅读的变化。第七总结中国阅读的传统,将现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梳理中国历代阅读方法、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历程。第八为个人阅读史,中国阅读史是由每个独立的人的阅读行为共同构成的,每一时期都有代表性的读书人物,古代读书之风盛行,还涌现了许多世代相传的书香世家,中国古代阅读的方法和理论,大部分也是由这些代表性人物贡献的。关注个人阅读史,既有个案研究的深度,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上述八个方面的总和,构成了中国阅读史的知识体系。

  我们研究历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传统当然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阅读通史》的撰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中国阅读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阅读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强调读书为学的首要意义是修身弘道,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再如读书须求广博,为学须求通达,读书为学要“思”“习”“行”相结合等。其次,阅读的目的和动力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学而优则仕”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再次是勤学苦读,中国阅读史上此类事例层出不穷,影响了一代代读书人奋发进取。第四是对文本的尊重,对知识的崇敬,对书籍的爱护。第五是重视书籍的力量和象征意义,古人爱惜书籍,不仅因为图书价格高昂,更加看重的是书或读书的象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地位、权利和特征。读书会使一个人更有教养,即使不会,它也使一个人看起来有教养。这也是古代社会重视书香家风的根本原因。

  《中国阅读通史》不仅仅是一项中国阅读文化的学术研究活动,同时也是对现实阅读状况的反思,对我们继承优良的读书传统和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推动“书香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中外交流
   第03版:中外交流
   第04版:产业观察
   第05版:精品精介
   第06版:传媒中国
   第07版:数字出版
   第08版:综合
   第09版:中版好书榜
   第10版:中国馆情/市场聚焦
   第11版:中国馆情/数字图书馆
   第12版:精品精介
科学社《高等教育与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新视角解读教育与就业关系
在正史中沐浴文学的星辉
一幅宏阔的历史画卷
生命不过是一场突围
透过阅读文化 反思阅读现状
中国图书商报精品精介12透过阅读文化 反思阅读现状 2019-05-24 2 2019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