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调研报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言:助力实体书店须多方合力
  鼓励在大学校园内开设独立或者连锁性质的人文书店。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于高校来说,需要一个文化聚集之地;对于书店来说,不仅仅是贩卖书籍的场所,还是孕育文化的场所,这与高校倡导的文化生态是不谋而合的。如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以900余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零租金吸引商务印书馆开办涵芬楼阅读体验中心,对于华东师范大学而言,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处文化消费与交流的空间。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直言,在校园开书店很难指望盈利,而是看重了其学术氛围。政府、学校、行业协会应该鼓励相关企业在大学校园范围内开设独立或者连锁性质的人文书店。

  由校方以减免租金或“免租金分盈利”的方式提供适宜的场地用于实体书店经营。作为文化人最多的空间,如果书店在高校身旁都“呼吸困难”,“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就更难以普及和推广。校方应该正确认识高校实体书店的意义,如果学校把校园实体书店摆在和思政、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减免租金或“免租金分盈利”(如鹿鸣书店)的方式提供适宜的场地用于实体书店经营,高校实体书店将获得新生。

  书店可提供一种创业渠道。从高校实体书店创业不失为一个创业渠道。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校实体书店营业员、临时工大多是学生,营业者也有一部分是学校毕业生。上海教委或高校通过招标的方式,提供给有理想、有文化、懂书的学生或爱书者一个创业的机会。上海教委或相关部门应制定《高校实体书店招标细则》,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使有志于书业经营的年轻人获得创业的机会。

  成立高校实体书店专题实施小组,进行跟踪和推进。校园实体书店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要确保这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就需要制定计划,确保顺利实施。建立由政府主导、校方、社区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组成的实施小组,定期、定时、定位地予以推进、跟踪、奖励,以确保高校实体书店在上海地区大面积生存、发展。

  行政部门全程支持,进行专项补贴。建议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联动上海市教委制定专项奖励办法,给予符合条件的新办实体书店每家50万元(分3年给付)的奖励,用于初期置办书架、进货定金等。通过上海市文教结合基金提供补贴,根据年度经营实绩予以奖励。

  鼓励校园实体书店多元经营,开展校园阅读推广活动。鼓励新开的高校实体书店凸显“融合”特质,“书店+”模式成为特色发展的主基调,譬如拓展书店+阅读、+咖啡、+休闲、+美学、+网络文化、+亲子教育、+主题分享等领域的多元业态,不断丰富和创新“书店+”的内涵,使上海高校实体书店成为城市时尚文化的新坐标和新据点。

  与此同时,在书店、校园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也尤为重要。譬如鹿鸣书店创办了“鹿鸣书汇”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教授和专家举办各种人文讲座;经世书局每月会邀请一位作家或学者开设讲座,和读者朋友们分享书籍与文化;志达书店所属的上海悦悦书院,专门负责文化活动的开展,1个月组织10次左右的文化活动。

  既然书店是文化人、年轻人聚焦的场所,传统意义上的签名售书、讲座当然要举办,更重要的是开门引智,高度重视创新环节,与学校有关部门合作发起相关主题活动,邀聘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参与活动的创意、策划,提高活动主题的创意水平,推出一些主题响亮、口号鲜明、内容精彩、涉及面广的阅读推广活动。

  建立上海市高校校园暨周边地区书店阅读空间平台。通过现代通讯手段,譬如利用微信等工具,使高校校园及周边地区实体书店变身为阅读空间平台,届时再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建立微信朋友群,共同交流,互相沟通,即时定位时下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热点,推出、发布针对性强的阅读活动,让更多年轻一族爱上阅读,继而培养他们走进书店读书、购书的习惯,促进书店向“专、精、优”方向发展,提升其规模、能级、竞争能力。

  (调研由汪耀华主持,王雪明、吴蕙静等对本项目亦有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传媒中国
   第03版:出版报道/阅读推广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调研报告
   第06版:营销选品/案例解读
   第07版:世界出版/中外交流
   第08版:产业观察
   第09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
   第10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月览
   第11版:中国阅读·选品指南·月览
   第12版:行情报告
华东师大社发布“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丛书
打造大学校园连锁书店体系的先行者
高校书店阅读空间平台可期
建言:助力实体书店须多方合力
中国图书商报调研报告05建言:助力实体书店须多方合力 2019-08-16 2 2019年08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