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校方以减免租金或“免租金分盈利”的方式提供适宜的场地用于实体书店经营。作为文化人最多的空间,如果书店在高校身旁都“呼吸困难”,“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就更难以普及和推广。校方应该正确认识高校实体书店的意义,如果学校把校园实体书店摆在和思政、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减免租金或“免租金分盈利”(如鹿鸣书店)的方式提供适宜的场地用于实体书店经营,高校实体书店将获得新生。
书店可提供一种创业渠道。从高校实体书店创业不失为一个创业渠道。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校实体书店营业员、临时工大多是学生,营业者也有一部分是学校毕业生。上海教委或高校通过招标的方式,提供给有理想、有文化、懂书的学生或爱书者一个创业的机会。上海教委或相关部门应制定《高校实体书店招标细则》,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使有志于书业经营的年轻人获得创业的机会。
成立高校实体书店专题实施小组,进行跟踪和推进。校园实体书店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要确保这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就需要制定计划,确保顺利实施。建立由政府主导、校方、社区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组成的实施小组,定期、定时、定位地予以推进、跟踪、奖励,以确保高校实体书店在上海地区大面积生存、发展。
行政部门全程支持,进行专项补贴。建议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联动上海市教委制定专项奖励办法,给予符合条件的新办实体书店每家50万元(分3年给付)的奖励,用于初期置办书架、进货定金等。通过上海市文教结合基金提供补贴,根据年度经营实绩予以奖励。
鼓励校园实体书店多元经营,开展校园阅读推广活动。鼓励新开的高校实体书店凸显“融合”特质,“书店+”模式成为特色发展的主基调,譬如拓展书店+阅读、+咖啡、+休闲、+美学、+网络文化、+亲子教育、+主题分享等领域的多元业态,不断丰富和创新“书店+”的内涵,使上海高校实体书店成为城市时尚文化的新坐标和新据点。
与此同时,在书店、校园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也尤为重要。譬如鹿鸣书店创办了“鹿鸣书汇”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教授和专家举办各种人文讲座;经世书局每月会邀请一位作家或学者开设讲座,和读者朋友们分享书籍与文化;志达书店所属的上海悦悦书院,专门负责文化活动的开展,1个月组织10次左右的文化活动。
既然书店是文化人、年轻人聚焦的场所,传统意义上的签名售书、讲座当然要举办,更重要的是开门引智,高度重视创新环节,与学校有关部门合作发起相关主题活动,邀聘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参与活动的创意、策划,提高活动主题的创意水平,推出一些主题响亮、口号鲜明、内容精彩、涉及面广的阅读推广活动。
建立上海市高校校园暨周边地区书店阅读空间平台。通过现代通讯手段,譬如利用微信等工具,使高校校园及周边地区实体书店变身为阅读空间平台,届时再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建立微信朋友群,共同交流,互相沟通,即时定位时下大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热点,推出、发布针对性强的阅读活动,让更多年轻一族爱上阅读,继而培养他们走进书店读书、购书的习惯,促进书店向“专、精、优”方向发展,提升其规模、能级、竞争能力。
(调研由汪耀华主持,王雪明、吴蕙静等对本项目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