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有了一些特殊意义。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中小学教师对阅读和教育进行了不同与以往的思考和实践。这为今年学校围绕世界阅读日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和探索空间。
校园阅读方案需要更加灵活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有些特殊。他们在家度过这一天,而不是在学校。根据通知,广东省四会市东城中学分批开学,初三4月27日开学,初一、初二5月11日开学。校长罗容娣表示,“考虑到学生还有一段时间才能返校,学校希望通过新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多读一读课外书”。3月23日,学校发布了推荐阅读小视频评选活动通知。
在开学时间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一些学校在制定阅读节方案时往往会制定“Plan B”。云南省宾川县蹇街完小校长谭家武在4月3日拟定了《第三届“校园读书节”活动方案》。4月20日~24日为“阅读周”,学生每天都有明确的阅读活动。“如果开学就在学校举行,如果没开学就在线上进行。”他接到通知,四~六年级开学时间暂定4月26日,一~三年级暂定5月6日。可以确定的是,“阅读周”在线上进行。
江苏省是较早公布开学时间的省份,各级各类学校自3月30日起分批次、错峰开学。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从3月30日开始为开学做准备。在教科室副主任王超群的预想中,4月20日可能是一个开学的时间点。“如果真的开学了,阅读活动可以在班级内做一做。”直到4月17日,学校仍然没有接到开学通知。4月23日,学校没有开学,阅读活动在线上进行。
据山西省阳泉市新华小学副校长王静介绍,今年阅读节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新增了一位成员——信息技术应用中心主任张柳青。学校信息技术应用中心加大了对“互联网+教育”的探索力度。王静表示:“尤其是结合线上活动,学校做了整体的设想。”4月23日当天,学校在线上进行“校长云寄语”阅读节启动仪式。张柳青将视频、PPT等内容上传到学习通及学校微信公众号“阳泉市新华小学”。区别于往年的纸质证书,这次学校制作了“电子证书”。学生通过学习通、钉钉等平台参加“书香诗韵”第三届诗词大会的班级初选,“校园角逐赛”的形式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些意味着学校要做更多准备。
多角度挖掘阅读活动主题
今年的世界阅读日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可喜的是,教师们结合现实生活从不同角度挖掘阅读活动主题。意识到科技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新疆乌鲁木齐第79小学将阅读节的主题定为“科技阅读”,将科技阅读与动手实验相结合。“学校以前没有单独将‘科技’作为阅读主题,希望在这次阅读节中补足。”副校长刘开贤表示,小学生读科普图书有一定难度,动手实验能够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此前,六年级一班的刘子锐不相信有“吹不翻的名片”。尝试几次后,他相信了。刘子锐从《玩转科学》中找到了答案——伯努利定理,气压变化是关键。同班的朱语彤起初对科学不感兴趣,认为宇宙“实在是太遥远了”。看完《科技之光》以后,她写道:“这些藏在宇宙深处的事物,像磁铁般吸引着人们”。
对于今年阅读节的活动主题,浙江省浦江县南苑小学一年级组教师最初只有一个模糊的设想——保护野生动物。陷入瓶颈后,教研组长钱丹丽建议加强操作性。结合童话阅读及动手元素,教师在摸索中形成了活动方案,最终形成了活动“小纸盒大世界”。剪掉一面的纸盒成为“舞台”,主角是用卡纸或橡皮泥制成的小动物,学生围绕动物编一则童话故事。“学校给出一个大致方向,具体内容都由年级组教师决定。”钱丹丽表示,这也是学校各年级阅读活动差异度大的原因。
开学时间的不确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师阅读活动的深入。与往年相比,今年蹇街完小在教师阅读上着力更多。按照通知,教师3月9日复工,每天到学校上班。这段时间,学生未入校,教学任务不重,教师上午就能完成事务性工作。于是,谭家武将教师阅读活动提上日程。在他拟定的活动方案中,4月1日~19日,每天13:00~16:00是教师自主阅读时间。
由于开学时间尚未明确,河北省邢台县冀家村中心学校仍然保持线上阅读。这时,副校长李秋想带领教师们阅读的心情更迫切。他选择的书是《未来学校》,这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的新作,该书重新定义了未来教育形态。李秋很早就读过这本书,那时他还“没有实感”,认为书中描述的教育形态离现实“还有一段距离”。然而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学习空间和方式发生了转变,在线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李秋希望教师们可以在阅读中找到答案。4月17日,教师们在钉钉开展读书沙龙。
山东省诸城市希努尔双语学校于2018年9月建校。学校时常组织阅读活动,效果很好,但是没能形成体系化运行状态。校长刘福艳表示:“学校一直在思考如何高效、系统化地推进教师阅读,教师也一直有成立读书社的想法。可以说,这次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下决心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世界阅读日是一个契机。4月3日,学校发布《希努尔双语学校教师读书社章程》,教科室主任朱秀华被推选为读书社社长。此外,学校安排6位教师参加初级儿童阅读指导师培训。培训从3月开始,时长为56天,学校承担60%的培训费用。教师通过在线学习、专题讲座、研讨的方式,学习儿童阅读指导方法、童书解读基本策略以及阅读课程设计思路。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在阅读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4月18日,新家庭教育研究院与邢台新家庭教育实验区联合推出“青吟·新父母讲堂”线上活动,特邀儿童阅读专家刘殿波、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围绕《用阅读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对话。4月23日,邢台县教育局在全县开展“家庭烛光故事分享会”,鼓励家长陪伴孩子阅读。
线上和线下有效结合成为未来课题
疫情期间,学校对线上阅读做了新尝试。这种新尝试在世界阅读日相关活动的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延伸。而线上阅读和线下阅读的结合,也为阅读教育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在阅读活动中,广东省四会市东城中学最看重的不是学生成果。阅读活动负责人陈文珍解释,每个年级有二十五六个班级,3个年级有近4000名学生,阅读活动中总会有亮眼的作品。对于她来说,阅读活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原本不够积极的学生亲近阅读,乐于表达。她更倾向线下的阅读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人都要发言,学生之间彼此鼓励。同时,轮流发言也意味着,不爱表达的学生少了很多闪避空间。相较之下,教师很难通过线上阅读活动精准掌握个体情况。
“有的学生确实读了书,但属于‘水过鸭背’,没有深入思考。”何英奇是广东省德城镇孔子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她发现,有的学生读小说只看情节,没有挖掘故事中隐含的主题和社会背景。“有的时候,教师可能过于强调书中的描写手法,或者是精彩语句,而忽略了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她在思考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之间的平衡点。
2019年9月,南苑小学搬进新校区,有了更大的阅读活动展示空间。钱丹丽表示,原计划2020年开展的大型阅读活动全部延期,学生的生命健康最重要,疫情防控摆在第一位。学校还将继续推进阅读工作,在阅读指导、课程设计方面更细致,形成特色品牌。
王静认为,今年的线上阅读活动是在大语文观下的“1+X”海量阅读理念的延伸,即在重视教材学习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着重提升人文底蕴和审美情趣。在举办线上阅读节的过程中,王静感受到“互联网+教育”的优越性及其发展的必然性。如何通过混合教学模式达成教学目的,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是学校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