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伊璐
1978年,党中央提出“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号召。自此,作为图书发行主渠道、主阵地的新华书店把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政治任务作为中心工作全力落实。2022年秋季因教材排查修订、发印时间全面推迟,加上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和零星疫情影响,秋季教材发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教材顺利发放到学生手里,成为全国新华书店人的首要任务。
为了让一线员工全力投入到工作中,上海新华传媒今年首次实行教材发行封闭管理。每日能完成的工作量在1500万~1600万码洋,是去年同期的1.5倍。上海新华传媒还在全市16个区设立了教材自提点,由各区教材发行部负责分发。
河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发运领导小组,制定了《2022年秋季教学用书配发应急预案》《常态化疫情环境下发运工作方案》等。同时,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和7×24小时工作机制,切实做到货到即收、入库即发。从8月开始,省店公司实行日报告制度,密切掌握发运进度。
内蒙古新华提前制订了详细的工作预案,从收发配送、车辆安排、人员组织、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及时与出版社、印刷厂沟通联系,全区近百家分、子公司联合启动“5+2”“白+黑”的工作模式,实施24小时收货、值班制,确保教材随到随卸、即收即配、日收日清。
黑龙江新华书店集团组织教材发行部、连锁公司及各地市新华书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好各项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集团物流总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及时与出版单位及印刷厂沟通联系,24小时轮班坚守,全力以赴确保发运质量。
山东新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并在各市、县级分公司调研座谈,深入一线了解了各级分公司应对今年教材集中到货的前期准备,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做好物流保障,山东新华全省9家物流分公司、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教育图书发行公司,以及16地市分公司构建与完善了教材发放预案体系,各环节均实施了“一把手”责任制。
山西新华启动《2022年秋季“两教” 收发应急预案》和《物流公司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到24小时快速响应,保证生产安全,确保物流各环节工作顺利推进。8月集团动员总部各部门和直属子(分)公司党员干部员工89人分赴新华物流基地和孝义发运站开展为期两周的“保教应急”工作,支援物流一线,加快工作步伐。
面对压力,凤凰新华攻坚克难,全省协调联动,发扬拼搏精神,讲究工作方法,各分公司的日发货量平均达到9.7万件以上,极高峰时突破12万件,日到货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2~3倍,收发货集中明显。
湖北新华成立了教材教辅发行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材发行、教辅发行、物流配发、中小学校园书店4个专项工作组,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还制定了教材发行应急预案,由分管领导、业务部门和物流部门统筹联动督办,总结往季经验,研判当前形势,分析存在问题,完善教材发行工作流程。
(下转第20版) (上接第1版)
湖南新华书店集团要求各基层门店7×24小时收货,上下联动,精锐出战,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坚持领导班子带班,与一线员工同步上、下班。同时,召开承运商座谈会,要求所有承运商到车率100%。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和旗下新华文轩组成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提前研判、精密部署的工作机制,责成新华文轩旗下教育服务事业部牵头,统筹协调出版、印刷、运输、保供等主体责任单位,建立常态化、高效、紧密的工作模式,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专业建议。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新华书店分公司全员到岗,增加夜班岗位,实行24小时两班倒工作制;扩充设备、增加人员,同比2021年秋季,打包机由9组增加到13组,装车人员由10人增加到14人;适当延长工作时长,加强科学调度,提升运转效率,确保库区安全有序周转;严把收货、包装、分拣、发货等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确保零差错、零失误。
贵州省新华书店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确保教材及时到货、随到随卸,第一时间出库,争分夺秒;安排人员与学校对接,认真核对学生人数、教材品种、数量及学校开学安排情况等,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
甘肃省新华书店多措并举,60余名志愿者组成“突击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5+2”“白+黑”分三组轮流支援教材发运第一线,队员们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攻坚克难,战高温、斗酷暑,保安全、促发运。
各地新华书店提前预案,启动教材收发和疫情防控的相关举措,做到24小时快速响应;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各部门密切配合,从印刷装订到物流配送再到“最后一公里”的送书到校,确保各环节工作顺利推进,全力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