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开学季专刊/助学产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接力社: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和STEAM教育课程

  ■刘蓉慧(接力出版社广州编辑部主任)

  越来越多出版机构依托自身的出版资源优势、内容优势瞄准某一个领域或板块开发体系化的、配套完整的数字化助学产品和服务。在应试学科之外的更广阔领域,出版机构可发力空间巨大。这种探索运营主打怎样的模式?传统出版机构操盘数字项目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接力出版社相关负责人。

  近年来,接力出版社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设立全媒体研发中心(广州)作为桥头堡,背靠接力出版社在全国具有突出影响力的科普出版能力,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位优势,全力搭建一个为青少年科普服务的平台,创新创造地实施出版+科技、出版+教育的媒体融合出版战略,联合中科院计算所开发了国内首套体系化的、经教育主管部门审定通过的中小学“人工智能”系列融媒体教材。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接力社立即组织专家团队基于经广东省教育厅审定通过的“人工智能”系列教材核心内容,针对中小学校课后托管服务精心设计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430课程。该系列课程分别在广州、佛山等地市100多所中小学校落地,覆盖了2万多名中小学生,在校园里形成了良好了科创氛围。

  除了“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出版项目,接力社全媒体研发中心(广州)早在2018年开始就策划出版了系列原创的STEAM教育课程,以项目式探究为引领,以科学和有趣的探究材料为载体,以线下“游戏化教学”激发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为青少年儿童提供系统、专业的STEAM学习项目。

  “双减”政策实施落地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依托自身的科技、经济、教育、文化优势,在学校积极开设科技创新融合课程,统筹搭建能够满足青少年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多元化发展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校内课后430课程作为儿童个性化发展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家庭感受到“双减”政策带来的好处——既减轻了的课业负担,又有效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为校内430课程是一种公益普惠课程,不仅课程内容有保障,而且价格实惠。接力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和STEAM教育课程等开课的学校数量与覆盖的学生数量也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幅度。

  融入科技创新成果 开学季数字资源全面升级

  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持续建设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出版品牌,我们在2022年秋季学期对中小学“人工智能”系列科普课程、绘本阅读等数字化资源进行全面升级,融入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学校、家长与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优质内容。

  营销策略包括两个方向:一是加强区域合作,拓宽合作渠道。深化中小学人工智能R教育课程区域共建合作模式,推陈出新,研发面向学生个体的课程体验包,促进课程内容的多介质、多角度延伸。二是完善优质的产品配套服务,为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提供有力的内容支撑和出版支持。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校的430课程体系将越来越优质普惠,而传统出版社擅长以严格、专业的内容建设和审核标准为学校提供教育出版服务,如果能够用好这种传统优势,出版社在助力国家“双减”政策落地上将会有更大的价值作用,同时可以从中有效探寻新时代的出版新业态和媒体融合出版模式。

  打造综合运营模式 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双减”下的教育融合出版对于出版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出版社既要看到多元业务带来的新增量,同时要认清出版机构在优质教育内容策划和组织以及如何以多元化的方式和媒体形式与读者进行互动上存在短板等客观现实。传统出版必须牢牢把握自身的特点和核心竞争力方能争得一席之地,高水平的作者队伍积累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同时,编辑也要跟上时代潮流。

  下一步,在现已开发的平台和产品基础上,接力社将进一步依托海量优质阅读资源和前沿技术,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和体系产品打造上持续发力。以人工智能科普课程为核心,接力社将打造涵盖“教学平台、赛事活动、学校社团、科普基地、科教融合”的综合运营模式。一是打造一个平台:完善可支持大规模智慧课堂的教学网站平台,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课程配套资源,建设双师课堂,让更多用户能更容易地学习和接受人工智能等创新教育成果。二是打造一个品牌赛事:依据教育部公布的白名单赛事活动,与中科院共同打造人工智能项目的青少年赛事平台。三是创建一个科普基地:联合工信部、中科院和地方科技协会共同建设科教融合科普基地。四是建立一个融合发展体系:建立科创教育融合发展体系,致力于从校本课程、课后430课程到地方性课程、国家课程的体系化课程建设。此外,接力社将依托海量、优质的阅读资源,构建从幼儿园衔接到小学的科普绘本阅读指导方案。例如,接力社在广西依托先锋人物故事汇等主题出版开展爱党教育主题活动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在广州组织了一批专家为幼儿园科普绘本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研制了专业的指导方案,受到幼儿园的普遍欢迎和支持。

  传统出版社探索数字产品平台运营,应该以知识服务求发展,实现出版、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融合创新教育出版应逐步走出传统教育出版模式化的指导效应,将学生视为用户,以用户驱动为中心,坚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主动顺应当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充分认识并解学生的学习偏好和特殊需求,并与他们保持动态的点对点联系。要从定位于图书产品销售商转变为知识服务开发商,从提供标准化教材向个性化教育服务转型,运用融媒体思维重新审视传统出版模式,运用大数据技术建构教育出版的区块链,以知识服务求发展,主动谋求变革和转型。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媒体融合出版将承载起类似于翻转课堂的创新学习模式,可能与传统实景课堂并驾齐驱;为达成特定教育目的而精心设计的智能化自适应学习系统,将会严重冲击纸质教材出版的主导地位。因此,教育出版务必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主动变革,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出版的有效路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开学季专刊/助学产品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开学季专刊/助学产品
   第07版:开学季专刊/分级阅读
   第08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09版:优案推介
   第10版:开学季专刊/品牌教辅
   第11版:开学季专刊/教师访谈
   第12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13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14版:开学季专刊/图书馆调查
   第15版:产业观察
   第16版:优案推介
   第17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18版:世界出版
   第19版:金牌经理
   第20版:开学季专刊/综合
   第2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22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3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4版:精品推荐
祝勇新作《故宫艺术史:初民之美》出版:写给大家的中国艺术史
素质教育助学产品“卷”出新姿
接力社: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和STEAM教育课程
中国图书商报开学季专刊/助学产品03接力社: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和STEAM教育课程 2022-09-09 2 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