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界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2年“德语新书”推广协会推荐德国新书

  “德语新书”推广协会每年组织两次英美专家评审团,从德语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中精选最佳德语新作,让好的故事、奇妙的想法传播得更远。本报联合德国图书信息中心共同从中选出适合中国市场的精品力作,供国内版权人士参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李 毅

  《阿莱夫》(Alef)[德]卡塔琳娜·乔博塔鲁(Katharina Höftmann Ciobotaru)著/艾柯出版社(Ecco Verlag)出版

  小说围绕着几代人的文化差异、家园归属等主题展开。故事从1980年代的东德开始,出生于东德的玛雅(Maja)和出生于特拉维夫的埃坦从相识到结为情侣,也让两家人走到了一起。作者细观了德国与犹太史的碰撞,勾画出犹太教、以色列历史、德国与以色列之间错综复杂、联系紧密却紧张的关系。书中不乏严肃棘手的话题,但仍流露着轻快与逗趣的幽默。这是一部讲述“爱”的小说,探讨着爱情能够克服的障碍和它难以逾越的鸿沟。

  《蓝色女人》(Blaue Frau)[德]安特耶·拉维克·施图伯尔 (Antje Ravik Strubel)著/费舍尔出版社(S. Fischer Verlag)出版

  作者凭该书荣获2021年度德国图书奖,这是一部语言诗意、复杂而多层次的小说。故事反映了东西欧的文化记忆和政治权力,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子试图走出被强奸的心理创伤,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继续好好生活。小说探讨了当代欧洲身份认同、重塑和转型等问题,是一部与众不同、富有诗意的小说。

  《模糊年代》(Das Zeitalter der Unschärfe)[德]托比斯·胡特(Tobias Hürter)著/克莱特-柯塔出版社(Klett-Cotta)出版

  聚焦于20世纪上半叶,探讨了一个核心问题——科学家的发现与突破,如何重新定义我们对世界与真相的认识。科学家的个人经历、他们的历史性发现与时代背景都在书中交融相汇。书中的主角多是闪耀人类历史的物理之星,作者着重体现的是物理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科学无国界的合作网络,以及科学家如何从彼此的研究成果中获益。喜爱《万物简史》的读者,也会倾心于这本鼓舞人心的科普书。

  《母亲的银狐》(Der Silberfuchs meiner Mutter)[奥]阿洛伊斯·霍茨尼格(Alois Hotschnig)著/奇维出版社(Kiepenheuer & Witsch)出版

  小说记述了因“生命之源”计划(由纳粹德国党卫军发起)而出生的孩子的一生。故事的讲述者海因茨仿佛直接面对读者,讲述着他的过去和当下,既口语化,又有力。他到各处走访,了解与他出生相关的事件。作者基于“生命之源”计划中一个孩子的真实经历创作,记录了一代人的非凡故事。

  《叛逆的发明》(Die Erfindung des Ungehorsams)[德]玛蒂娜·克拉瓦德舍(Martina Clavadetscher)著/工会出版社(Unions Verlag)出版

  作者借鉴科幻小说和新哥特小说的写法,创作出一部女权主义、反乌托邦小说。小说由三个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主人公爱丽丝讲述了同父异母的妹妹玲的故事,玲在中国东莞一家生产充气娃娃的工厂工作,工厂正在研发最新一代娃娃的原型“哈莫尼”。计算机工程师念·奥古斯汀从伦敦来到东莞。在玲的帮助下,她增强了哈莫尼与人互动的能力,并将不可预测性融入到编程中。讲完玲的故事,爱丽丝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小说模糊了人类和机器之间的界限,也向读者提出问题:爱丽丝是来自玲所属工厂的充气娃娃,还是住在充气娃娃家的女人?

  《信息》(Die Nachricht)[奥]多丽丝·克内希特(Doris Knecht)著/翰泽尔出版社(Hanser Verlag)出版

  作者叙述节奏明快、口吻冷静清醒,从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了我们对社交媒体的迷恋。小说主人公露丝是一名编剧,丈夫已离世三年,一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却拒绝透露孩子父亲的身份。露丝活跃于社交媒体并拥有诸多粉丝,她开始陆续收到恶意骚扰信息。之后,幕后黑手开始给露丝的亲友发恶意信息。绝望的露丝开始怀疑周围的所有人,她的朋友也分成两派。几周后,露丝退出社交媒体。不久,数位女性在推特上揭发一位匿名用户长期以来对女性的骚扰——这个人就是她曾经约会的男友西蒙。不过露丝已经告别社交媒体,享受安宁。

  《暗花小镇》(Dunkelblum)[奥]伊娃·梅纳塞(Eva Menasse)著/奇维出版社出版

  小说围绕对纳粹历史的回忆与负疚这一主题,讲述了一个小镇不得不正视纳粹历史的故事。1989年夏天,一个陌生人来到奥地利与匈牙利接壤的暗花小镇,寻找纳粹时代的万人坑。年轻教师弗洛克在洛维兹夫人的资助下,建起一座博物馆,洛维兹夫人的一个笔记本却在她去世后消失了。一些到小镇的学生在修葺被废弃的犹太墓地时挖出一具骷髅;一个来自东欧集团的难民来到小镇;弗洛克失踪了。直到1989年,暗花小镇再次吸引世界目光。原来弗洛克还活着,她一直在帮助难民偷渡。这个故事引起轰动,一些原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受到鼓舞,也帮助东德人进入暗花小镇。在小说结尾,暗花小镇最暗黑的秘密将浮出水面……小说构思巧妙,鼓励读者去拼凑历史谜题。

  《父之故土,天堂芬芳》(In der Heimat meines Vaters riecht die Erde wie der Himmel)[瑞士]萨米拉·马维(Samira El-Maawi)著/时钟塔出版社(Zytglogge)出版

  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与种族主义抗争的故事。10岁女孩饱含真情的叙述突出了小说的主旨:勇敢提出问题,哪怕它尚无答案。女孩与父母和姐姐生活在瑞士,母亲来自瑞士本土,父亲来自非洲的桑给巴尔地区。父亲在瑞士社会所遇到的困难,女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父亲毕业于化学专业,却在一家大餐厅打杂,他做出一手桑给巴尔菜肴,散发着故乡的风味和故土的芬芳。然而有一天,父亲失业了,他的种族或许才是背后的真正缘由。瑞士的种族歧视接连向他们袭来,父亲不再与家人去基督教堂,而且重新信奉伊斯兰教。一个周末,父亲离开了家。女孩深知,是种族主义拆散了这个家。

  《小猪问:这里是天堂吗?》(Ist hier das Jenseits, fragt Schwein)[瑞士]诺埃米·索马维科(Noemi Somalvico)著/福朗与奎斯特出版社(Voland & Quist)出版

  该书讲述了一群会说话的动物经历的冒险。獾发明了一个机器,可以让他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于是他遇到了上帝,之后又遇到猪、鱼,他们一起去一片无人居住的沙漠。最终他们冒险使用獾坏掉的机器,成功返回上帝的地下室。这是一本怪诞而令人难忘的书,打破了传统的结构,巧妙地用不合逻辑的推论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我的女友洛特》(Meine Freundin Lotte)[德]安娜·斯特恩(Anne Stern)著/罗沃尔特出版社(Rowohlt)出版

  这部传记体小说围绕一位成名于1920年代中后期的犹太画家洛特·拉斯坦展开,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迎难而上的生存故事。1961年夏天,摄影师特劳·罗斯前往瑞典海滨小镇避暑,同时拜访老友洛特。特劳曾是洛特的人体模特,如今,她们都已年长。小说描述了两人曾经亲密无间、如今结有芥蒂的友谊,并将这个夏天与年少的时光交织在了一起,回忆起她们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日子,以及纳粹时期的遭遇,追忆着逝去的梦。如今,她们试图重拾艺术的灵感,但那些无法磨灭的往事,让她们沉默良久、无语凝噎。

  《爸爸去了,妈妈也是》(Papa stirbt, Mama auch)[德]玛伦·沃斯特(Maren Wurster)著/翰泽尔出版社出版

  作者把回忆录与理论思考交织在一起,探究了女性主义框架下的关怀伦理。小说讲述了一名女性对临终父母的照料。主人公沃斯特是独生子女、单亲妈妈,同时肩负着照料父母和抚养儿子的重任。书中采用场景回放的形式,从童年、初为人母到与孩子父亲分手,最后追溯到沃斯特父母年轻时的记忆拼图,沃斯特探讨了绝症、痴呆症等多个话题,以及酗酒对家庭的影响。许多事情涉及伦理、法律与政治,同时,她仍要照常工作,经营自己的生活。这些话题是沉重的,但沃斯特并没有退缩。

  《埃雷拉先生的直觉之花》(Señor Herreras blühende Intuition)[瑞士]莱纳斯·赖希林(Linus Reichlin)著/奇维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保证让你捧腹大笑的喜剧惊悚小说。主人公利奥·伦茨是德国惊悚小说作家。下一步作品打算把西班牙的一个修道院作为故事场景。为搜集素材,他预订了一家修道院的客房,位置就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可后来发生的一切,却出乎意料。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直观展现了人物之间的误解、单一的视角,以及间或出现的梦魇瞬间。

  《遗忘的日子》(Tage des Vergessens)[德]伊冯·齐茨曼(Yvonne Zitzmann)著/莫里·萨尔兹曼出版社(Müry Salzmann Verlag)出版

  小说将关于记忆、创伤的问题与惊悚片的紧张、悬念相结合。主人公韦克斯勒博士负责一项临床试验,检验一种被认为能消除患者大脑中特定记忆的药物。小说描述了7天的试验过程,试验有7名参与者,每人都有想要忘却的事情。他们对这种药物有着迥然不同但令人不安的反应。随着试验的进行,韦克斯勒对药物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的矛盾心理与日俱增。当试验结束,药物对每个参与者都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其中一人甚至为此丧命。该书讲述了人类实验的风险,既有惊悚小说的特点,也有科幻小说的元素。

  《世界支离破碎》(Welten auseinander)[德]朱莉娅·弗兰克(Julia Franck)著/费舍尔出版社出版

  小说横跨20世纪的德国,聚焦一家四代的女性人生。主人公朱莉娅在讲述自己成长之路的同时,也提到家里的其他女性。这些女性有鲜明的个性,也成为朱莉娅寻找自我的试金石。朱莉娅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柏林墙倒塌后,她开始周游各国。德国统一后不久,初恋男友斯蒂芬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小说采用衔接紧密的循环叙述,以斯蒂芬与朱莉娅萌生爱恋为开端,以他遭遇车祸告终。

  《无论你们在何方》(Wo auch immer ihr seid)[德]范桂(Khuê Phạm)著/企鹅出版社出版

  小说出自越裔德语作家范桂,故事围绕着流亡、身份认同与自我探索展开。主人公阮翘今年30岁,父母早在1960年代先后移民至柏林。出生于德国的她,对自己的越裔血统毫无兴趣。一天,她的叔叔阮旬从美国打电话给父亲阮明,他们的母亲生命垂危。老人去世后,阮翘也加入了访美探亲之旅。小说章节以“翘”“明”“旬”三人的名字为题,彼此交替轮换。以倒叙手法将历史追溯到了越南战争的最后10年。一家人在宣读遗嘱的那天发现了母亲严守一生的秘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开学季专刊/助学产品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开学季专刊/助学产品
   第07版:开学季专刊/分级阅读
   第08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09版:优案推介
   第10版:开学季专刊/品牌教辅
   第11版:开学季专刊/教师访谈
   第12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13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14版:开学季专刊/图书馆调查
   第15版:产业观察
   第16版:优案推介
   第17版:开学季专刊/广告
   第18版:世界出版
   第19版:金牌经理
   第20版:开学季专刊/综合
   第2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22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3版:中国阅读周报·严选好书
   第24版:精品推荐
励展集团任命新任伦敦书展主席
英美出版人深陷职场困局
英国各界呼吁政府增加对教育及图书零售商支持力度
2022年“德语新书”推广协会推荐德国新书
中国图书商报世界出版182022年“德语新书”推广协会推荐德国新书 2022-09-09 2 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